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月幌风帘香一阵。
正千山雪尽。
冷对酒尊傍,无语含情,别是江南信。

故人溪上,挂愁无奈,烟梢月树。
一涓春水点黄昏,便没顿、相思处。


曾把芳心深相许。

潇洒春葩缟寿阳,百花惟有此花强。


月中分外精神出,雪里几多风味长。


折向书窗疑是玉,吟来齿颊亦生香。

穿林傍水几平章,合有春风到草堂。


自入冬来多是暖,无寻花处却闻香。


枝南枝北一轮月,山后山前两履霜。

古瓶斜插数枝春,此即君家劝酒人。


移取堂前双蜡烛,花边照出玉精神。

一时议论动诸公,有诏西来玉节东。


又见清朝更大化,好趋丹陛奏孤忠。


片云不隔梅花月,一雪翻成柳絮风。

细把南枝看,百花无此奇。


夜深钟月魄,□□□□□。


古树龙其似,寒香蝶不知。

梅花自是花中魁,画梅花者今数谁。


雪湖刘子故不俗,未画梅花先写竹。


花梅筱竹两相于,直干横梢铁不如。

长安街上尘如雾,葛布眼眼风难度。


归来扫溷索长笺,一束溪藤沈刑部。


墨浆五合饱苍蝇,刺叶藤花扫不成。

一涂一抹醉中嬉,一炎一冷偶花枝。


翟公门巷张罗日,可似今朝画里时。

雊雉青铜惯捣梅,明珠枉自绽红㶟。


东情醋醋酸如此,只有秦家候吏知。

姊妹低头内款时,石家妃子骂封姨。


即今未了炎凉债,许傍梅花写一枝。

唤他是竹不应承,若唤为芦我不应。


俗眼相逢莫评品,去问梅花吴道人。

梅花浸水处,无影但涵痕。


虽能避雪偃,恐未免鱼吞。

花叶看虽少,藤稍绕更赊。


苍须摇水雪,白玉碾龙蛇。


碧气将檐薄,浓阴夺竹斜。

秋叶巳凋疏,春林积雪初。


溪藤不复买,裙练免偷书。


挂碧来鸣鸟,虽红补破庐。

相思无处着春寒。
傍阑干。
湿阑干。

酒熟未。
梅开未。
去年迟待重来醉。

几年城中无看灯。
夜三更。
月空明。

十九年辞汉,花如旧日开。


自持天外节,谁寄陇头梅。


死恨节旄尽,生知仗信来。

晓风酸。
晓霜乾。
一雁南飞人度关。

月娥窥水晚纤纤,风味能回铁石严。


满地不禁飞处急,一枝犹得醉时拈。


国香无意欺兰蕙,天质应羞拟絮盐。

我得孤山已恨迟,水边无复昔年枝。


花随此老俱成梦,诗似徐郎今有谁。


陇使醉将春作信,广平应解玉为肌。

江路绕青山,山翠扑衣轻湿。
谁酿晚来云意,做一天愁色。


竹溪斜度尽篮舆,疏梅暗香入。

鹊报寒枝,鱼传尺素。
晴香暗与风微度。
故人还寄陇头梅,凭谁为作梅花赋。

徐侯顿朱墨,岂复知花时。


美人忽含笑,临镜窥涟漪。


朝来摩两眼,喜作云雾披。

平明跨羸骖,遥遵石头路。


循山一溪横,隔水得幽处。


树疑虬龙骧,石作苍虎踞。

倦客厌卑栖,白日坐飘忽。


呼我同舍郎,缓策扶勃窣。


缘山得人家,附影蔽深樾。

故人远客天一涯,寄我万里风前枝。


方壶含澌不受污,可着玉树瑶林姿。


孤芳妙质不可说,天香肯复须人知。

去年夜走山百盘,山中飞雪朝漫漫。


不知春向梦中尽,更有梅花醉后看。


今年冬温寒力软,春入梅梢已堪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