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丈室锦城隈,庭闲地遍苔。


饭从香积取,花续少林开。


讲昼经残叶,禅宵烛委煤。

要君日日写楞严,昙

莫把尘心惹世尘,阿私十格尚沉沦。


那知梵释诸天位,原是灵山九地人。

毋劳九品忆莲台,也莫栖栖代世哀。


一念不生真体净,圆通大士应声来。

莲花采去觅淤泥,觌面张拳转更迷。


了得本来无染意,眼前何境不菩提。

十年难弟未知音,七处征心可见心。


何似卷堂聊散去,任他鱼鸟各飞沉。

锦官城里寺,一室若云峰。


水缩秋吟鼎,霜低夜讲松。


住斋尘入钵,出定藓生筇。

达磨西来无一字,空馀只履西归时。


空来空去空家宝,更数他财作甚为。

人人有路证无还,一念才差隔万山。


识得吾儒无妄卦,筏城长语尽须删。

劳生何扰扰,衰鬓已萧萧。
偶得《楞严》读,都将世虑消。
水流虚谷静,云度碧天遥。
学道证声闻,习气犹未断。
百生恩爱情,会遇终恼乱。
阿难佛宠弟,亦遭淫女难。
石室云山镇日扃,午鸡啼处睡初醒。
案头上有炉熏在,试读楞严一卷经。
道人近住支公古松下,梦与支公臂常把。
所谈惟有《秋水篇》,所见即是当年马。
将醒未醒闻马嘶,枕席才离眼复迷。
萧然一衲坐绳床,虚室常明海印光。
选罢耳根参鼻观,木鱼风定藕花香。
茅屋三间净扫除,药炉经卷老僧居。
自从一见《楞严》后,不读人间糟粕书。
青莲自是出淤泥,在处明心更不迷。
寄语学人须着意,本来无染即菩提。
弹指三生过,伤心一念差。
试标天上月,为种火中花。
粗识禅为味,初欣道有牙。
尘涨迷三鹿,桑枯厌八蚕。
徵心浑不见,问疾有谁堪。
坐待成风斫,应须立雪参。
月标指上自见,珠系衣中可寻。
卷去与人遮眼,却来问佛徵心。
觉海性澄圆,圆澄觉元妙。
元明照生所,所立照性亡。
迷妄有虚空,依空立世界。
道人近住支公古松下,梦与支公臂常把。
所谈惟有《秋水篇》,所见即是当年马。
将醒未醒闻马嘶,枕席才离眼复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