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空山菊花瘦如棘,倾倒满地枝三尺。
阴风冷雨不相贷,烂草苍苔共狼藉。


人虽委弃渠自香,讵必泛酒登华堂。

残菊一枝香未残,夜窗拈起百回看。


过时只恐难相笑,我是三朝旧史官。

黄昏风雨打园林,残菊飘零满地金。


擸得一枝犹好在,可怜公子惜花心。

肠断黄花霜后枝,花干叶悴两离披。


一花忽秀枯丛里,更胜初开乍见时。

岭梅开后晓风寒,几度添衣怕倚栏。


残菊犹能傲霜雪,休将白眼向人看。

旧菊将芜尚有根,高秋相顾耿无言。


芳心不共青莎死,生态犹欺白露繁。


要待灵均餐落蕊,从教元亮耻空尊。

小楼残菊伴淹留,卧起都忘岁月遒。


自笑后时容爱晚,早成相负敢矜秋。


青霞郁意回馀绮,冷月招魂淡一钩。

寒丛后摇落,冬至亦蹉跎。


病叶强相守,孤英无奈何。


园篱空自爱,霜霰暮还多。

万树红芳带露残,独怜黄菊对霜看。


东君不与花为主,一任西风落砌寒。

露黄一襭。
向故人帽底,翻窥飞雪。
病起重阳,帘卷西风晚寒结。

徙槛编篱与护持,托根何谢九江时。


数花寂寞元高品,一赏延缘有旧知。


把酒忽惊今日意,餐英谁吊古人悲。

淡淡霜花缀细茎,一丛冷艳古今情。
篱边山色看犹是,陇上歌声久不赓。
正气乾坤随岁尽,沉忧风雨一时生。
香色凭栏对美人,娇歌妙舞起梁尘。
谁家彩胜纷矜巧,得似蓬蒿别有春。
不惜柏尊邀上客,从教琼露湿花神。
汉殿迎年催赐衣,幽人犹自把寒枝。
携来彭泽先生酒,同和扬州水部诗。
春入池塘惊晓梦,歌翻子夜倚吴儿。
江左机云远擅场,华筵法曲并传觞。
群芳已变繁霜后,空谷犹存晚节香。
艳骨未随长笛落,幽姿偏藉短篱藏。
荒甃催蛩,寒英怨蝶,秋光也似人懒。
抱节孤高,化妆憔悴,病酒乍怜香晚。
夕阳瘦影,尚印入,陶家心眼。
菊开人尽赏,菊残人尽弃。
我昔赏无心,今看有深意。
严霜摧其根,寒风吹不已。
登高过后冷凄凄,独向平原望眼迷。
已是不禁愁又见,一枝残菊夕阳西。
世情偏爱菊,吾意独怜残。
暂收无限泪,权作片时看。
残菊深秋里,无人雪一堆。
莫嫌憔悴甚,曾见十分开。
冷香独抱烟痕湿。
落英满地空陈迹。
帘卷正西风。
病起重阳过,东篱菊尚黄。
殷勤撷寒蕊,子细嗅清香。
老梗防闲蝶,清油护晓霜。
才过重阳后,人心已为残。
近霜须苦惜,带蝶更宜看。
色减频经雨,香销恐渐寒。
莫因秋老惹愁思。
晚节订心知。
历尽严霜犹傲,有骨瘦还支。
残年犹有一枝存,扶病移同丈室温。
阅尽风霜成独笑,西山寇盗不窥门。
霜华似酒。
向枝枝点染,芳艳酣透。
冷到篱根,倦倚窗前,苔痕一径铺厚。
佳节忽如遗,残菊冻犹绽。
深黄媚秋清,淡碧留日晏。
微微霜粉傅,滴滴露珠间。
已褪蒸霞紫,犹怜委露黄。
晚英才吐艳,疏蕊且流香。
清赏何多得,新吟只恁狂。
画楼依旧锁秋阴。
香断曲栏深。
寒重晶帘犹卷,梦回金钿难寻。
战败西风力不添,傲躯何计息奄奄。
明年再受黄金甲,依旧头衔一品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