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小辩斤斤出尘垢,羞从人海证悲欢。


承竿直可忘蜩翼,隐几何妨作鼠肝。


人去虚帏通万籁,花深明月动微澜。

条教属惟良,乘秋始办装。


朱轓重按部,白首尚为郎。


督课民期富,从儒道益光。

长安谁与说江湖,市上今无旧酒徒。

南北依稀路转迷,大江倒注入回溪。


千金不见王家堰,万柳难寻苏子堤。


白屋此时成涧壑,苍生何日出涂泥。

腹藏珠玉不为贫,神武挂冠今六旬。


廊庙于人原有分,溪山何处不容身。


钓鱼每傍秦淮月,走马常寻钟阜春。

城南城北皆尘壤,马蹄何处踏苍莽。


归来独坐草堂深,诗思飞落湘江上。


湘江春水绿沉沉,芦洲荻渚鸣春禽。

清樽白发几人同,顿觉翛然有古风。


瀼水却能留杜甫,滁山差可著修翁。


无边清思尘埃外,几许浮名醉梦中。

出城何处问西岩,天际云开山露尖。


说偈也应留玉带,赋诗无用袭香奁。


苍藤古木庭台静,野饷清斋笋蕨甜。

摩挲苔刻读残文,往事悠悠付夕曛。


野蝀未收前涧雨,山风遥送隔溪云。


霸图驭世应多术,王道驱民不掩群。

扁舟落日下任城,仙署过从玉树明。


喜有尊罍如北海,更多词赋似南京。


衰迟未少登临兴,握别难忘缱绻情。

使群侠气自淩云,一上名山思不群。


缥缈金光云外见,依微天乐日边闻。


阳春曲罢逢仙侣,太一篇成谒帝君。

岱岳岧峣紫翠重,秦皇雄略此登封。


怜君制就天孙锦,挂杖闲寻玉女峰。


海底金乌中夜见,云边青鸟几时逢。

剪烛联诗孰似君,多情无奈沈休文。


扬州春月应无夜,只为梅花瘦几分。

万里桐风吹素天,清虚楼閤澹娟娟。


人间谩爱凉如水,枕上空疑夜是年。


兔影斜涵丹桂陌,鸾声细落白榆烟。

蓬阁宣麻日,西垣染翰年。
班行接霄汉,官侣是神仙。
负弩相如节,绘图郑侠篇。
平分秋色帝城开,问月谁当载酒来。
风俗故园仍芋栗,天涯今夕且尊罍。
鹡鸰凄断乡心剧,鸿雁烟霄旅思哀。
溪云林霭望中移,晓起推篷面面奇。
闲客正宜无事饮,幽花偏爱半开时。
水边烟动浮空影,篱外香来露瘦枝。
回首冰霜绝塞行,谪居翰墨有余清。
留连风月皆忠孝,挥洒才华本性情。
讵止芙蓉映初日,直看碧海掣长鲸。
晴湖如练水云收,画舫相携兴自幽。
几处柳阴浮绿蚁,谁家花影傍朱楼。
回思聚散怜佳会,过眼风华感昔游。
卅里湖边路。
带长堤、红桥曲折,绿杨无数。
云隔烟迷人迹远,只有青山当户。
李侯画松如老螭,著纸俱作鳞之而。
破空势起不得住,风雨一霎迷天池。
阿兄矫矫岁寒操,秉质况是山林姿。
客梦比潮高一尺,箧中妙语耐沉吟。
蠡湖牛渚年时月,扣遍船舷感到今。
河南少尹鬓如丝,角里先生是吏师。
花下放衙因试酒,竹间留客为寻棋。
年劳只许钞书数,月俸长留买药资。
夏木垂阴覆小堂,图书生润日消长。
遗音过耳栗留语,余馥清心薝卜香。
懒仆畬田耕卤莽,顽儿越户步踉跄。
洛阳归老日,此县忽为君。
白发兄仍见,丹诚帝岂闻。
九衢横逝水,二室散浮云。
采芳日暮未言归,处处村家掩杼机。
水漫莲洲愁路断,月明莎渚觉鸥飞。
高歌小海风波急,回首横塘烟火微。
紫气关中路,丹丘海上山。
抗云金作阙,吸露玉为颜。
白马谈犹在,青牛去不还。
圣世乘槎客,凭陵作赋才。
人间九月节,天上一封来。
舄履寒霜湿,登临曙色开。
栖凤形偏胜,登龙兴正长。
星桥连岫出,石屋纳云凉。
波影千山动,秋声万木扬。
绝壁凌霄迥,寒江抱径斜。
山人探旧碛,汉使蹈新沙。
白石苔成绣,红桃蕊偶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