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狂飙未息浪峥嵘,江口停舟不敢行。


自是吾侪畏行险,前头波浪有舟横。

系缆长江口,斜阳照两州。


山遥瞻大别,渚远认南楼。


渔艇家烟浦,江神庙柳洲。

出门何所适,欲见邵云台。


天气晴相送,滩舟小易推。


坐恬时掬水,吟苦恰□梅。

画舫驻江口,孤村欲掩扉。


风颠林木撼,山暝野云归。


灯火舟人语,开讥逻卒稀。

日落烟水寒,解缆清江渚。


中夜北风来,相送潭州去。

江擘山头出,舟骑石背行。


问君缘个事,辛苦作南征。

汉水霜前落,微波一苇通。


沙然红蓼色,岸袅白茅风。


兴在烟霏际,年销马迹中。

城西买马滑冲泥,总为风光候指挥。


拍案寒潮惊晓枕,过江残雪上春衣。


梅花野寺初闻磬,杨柳村居半掩扉。

凉露青天下,繁星白水边。


歌呼仍劝酒,起坐忽欹船。


喧已非尘境,清疑是水仙。

倒石源头野庙开,乱馀临眺独兴哀。


晚山隔岸云霞出,秋水满江凫雁来。


王气已消陈帝垒,客愁长绕越王台。

青山黄叶几时归,南上独怜音信稀。


老大庭闱终在念,艰难弟妹且相依。


荒凉野日行人泪,缥缈山风游子衣。

湘水梅州共路分,东风杳杳惜离群。


扁舟逆上几时到,独雁哀鸣何处闻。


积雨已生三峡浪,乱山仍隔万重云。

仓卒还相失,艰危独后来。


乱山当日暮,长路入风埃。


攘攘从谁问,沈沈只自摧。

野渡初维楫,林居早闭门。


陂塍交白水,灯火向黄昏。


问客安行李,呼儿具酒樽。

半叶萧萧夜雨侵,又将残梦寄浮沉。


更阑始觉原为客,岁去难酬未了心。


敝絮两重支暗漏,寒风十里到孤吟。

尚有馀香袭晚天,大江明月泊归船。


望穷空际疑霜隐,坐起寒潮见鹤眠。


星斗到襟浮不稳,云山老我未孤骞。

江口今朝至,寒风昨夜多。


宿云含石磴,断碣拜曹娥。


庙古茆茨换,时危估客和。

雄州百馀里,平圃候鸡鸣。


月照野云落,篮随官马行。


舟胶初涷水,人过落滩声。

道路春晴柳叶长,川原水涸草菰黄。


阴晴天气犹寒食,村郭人家似故乡。


地旷马牛群放牧,时平儿女自耕桑。

北风吹荡酒旗斜,渡口寥寥数十家。


茅屋尺椽贫活计,渔罾一幅旧生涯。


青云正著杨柳叶,白雪已开芦苇花。

海角亭前秋草路。
榕叶风清,吹散蛮烟雾。
一笑英雄曾割据。

晴江流水碧汤汤,不似先生别思长。


廿里远来寻客舫,通宵相对话僧房。


道如在我行藏好,人遇知心宠辱忘。

棹鹢收金柅,钗虫缀玉缸。


地邻今七泽,名袭古三江。


岷漾虽分派,荆扬却异邦。

直打矶头上,横抛江口开。


水将天共去,风与浪俱来。


人压船舷正,竿牵帆索回。

送棹逾千里,归流挟一航。


功名当力勉,离别莫情伤。


寒雨芸窗夕,春风玉树行。

秋杪曾驱传,春深复此行。


携家殊往日,独客倦长征。


鸟雀荒村暮,风烟古路平。

客程行渐北,乡思转悠悠。


斗下看雄剑,风前揽敝裘。


渚花飘映月,霜叶洒随舟。

孤舟江上宿,秋梦耿难成。


片月中流影,千帆夜半声。


地邻桃叶渡,山近石头城。

疏帘风逗葛衣凉,此夜归心共渺茫。


去住偶然分客邸,笑谈犹似隔邻墙。


江回白塔潮头小,节到黄梅雨脚长。

欲趁潮生早渡江,多君投辖意难降。


已从水上鸣双橹,莫遂沙头倒一缸。


隔岸村鸡催午爨,留人江燕集风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