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凭槛见天涯,非秋亦可悲。


晚天帆去疾,春雪燕来迟。


山水分乡县,干戈足别离。

独倚浙江楼,满耳怨笳哀笛。
犹有梨园声在,念那人天北。


海棠憔悴怯春寒,风雨怎禁得。

纤月絓枫林,晴楼覆夕阴。


谁家吹凤管,永夜作龙吟。


杨柳边头恨,梅花客里新。

梦里摇摇天乍颤。
枕函欹,一声离岸。
几点渔灯,十里巴峡,心上万山齐转。

花外小红楼,古今来、堆得离愁多少。
唐代辘轳声,吟香地、元九韦皋曾到。
枇杷翠晚,玉人魂断生秋草。

月过中秋,茶香碧井,登楼又寻洪度。
木樨黄喷雪,醉金粟如来风露。
高丘无女。

春水桃花艳一州,美人香径小红楼。


有才薄命都成例,垂老西风不尽愁。


三月莺花吟上已,大堤杨柳咏千秋。

年年消受新亭泪,江山太无才思。
戍火空村,军笳坏堞,多难登临何地。
霜飙四起。

出门多与此心违,几日浓阴半撞扉。


冷榻不堪愁里坐,故山频向梦中归。


江声过雨成空润,风势兼寒入细微。

新莺啼遍旧皇州,端水无情日夜流。


惆怅美人何处所,不堪重上阅江楼。

佳节江楼上,同僚共把杯。


人如舜才子,名半汉云台。


诗占城南首,音参古磬枚。

尊酒相逢人二八,年少壮夫予白发。


明年何处更登楼,遥望鄱阳江上月。

闻说楼中会八仙,郡斋分送谷帘泉。


好将投向鄱江水,共作长鲸吸百川。

郭外山横阁,江边水照楼。


粗官无暇日,何以得消忧。

达士无外累,隐几依南郭。


茅栋上江开,布帆当砌落。


支颐散华发,欹枕曝灵药。

卷书抛短枕,江楼迥、倚槛看疏星。
但峭风透幌,丽谯声急,湿烟迷渚,渔火光冥。
渺何许,山芜添秀色,湘芷接馀馨。

王粲登临客,云闲独倚楼。


西风千里兴,落日半江秋。

华发鬓飕飕,吟筇作胜游。


闲中三弄笛,饭后一登楼。


对酒思王粲,凭阑话莫愁。

人倚白云楼,蟾陪翠浪游。


天高峰影净,潮落水痕收。


枫叶孤洲冷,芦花两岸秋。

闲上江楼初雨过。
满袖清风,微散谁知我。
莲脸佳人颜未破,沙洲两两鸳鸯卧。

适楚岂吾愿,思归秋向深。


故人江楼月,永夜千里心。


叶落觉乡梦,鸟啼惊越吟。

采莲无伴到芳洲,闲踏西风倚小楼。


愁向栏前看逝水,遥从天际认归舟。

曲江黄阁老,滞此天南州。


直道既为衅,谗巧亦易投。


载歌铄金诗,明夷多隐忧。

黄河奔越。
洒尽头边雪。
形势中原推第一。

朝游云亭夕憩凤冈,河水浩浩山苍苍。
白虹东来盘九曲,日出霞明见秋绿。


雕甍碧瓦歘飞翻,百尺层楼起林麓。

客行当绝域,楼望倍伤秋。


地坼三吴势,江分九派流。


故山浮自远,近泪落难收。

暮云笼湿月,杰阁敞江涛。


虹影摇层栋,樯阴泊一舠。


偶来非是客,频望岂为劳。

修禊归来却踏青,临流谋野两关情。


不如省事游春女,挑菜渚边看水生。

上巳清明共一时,魏花开处亦连枝。


前身应是唐宫女,犹记昭容双袖垂。

落日江楼,山不尽、乱云横碧。
还又见、人家烟火,倚天青壁。
貔虎夜攒分远近,鱼龙入海无南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