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两人携手五羊城,浙水东西是弟兄。


但使有诗仍有酒,不妨长听鹧鸪声。

钱夏老成无复见,张萧逸驾亦难攀。


风流一日同千载,犹记当时杖屦间。

越多名族又多才,诸老篇章取次裁。


但看江湖诗一卷,定知胸次不尘埃。

施身自谓,问是真是幻、廿年朝士。
自觅芦川花下句,己似闭门无已。
歌行路难,念家山破,树老人如此。

并州汾上阁,登望似吴阊。


贯郭河通路,萦村水逼乡。


城槐临枉渚,巷市接飞梁。

环峙山川秀气钟,人烟楼阁郁重重。


潮生潮落东西浙,云去云来南北峰。


海曙扶桑红影湿,堤春杨柳绿阴浓。

洪泉飞九叠,万壑动群氛。


势落悬峰日,光摇出岫云。


晦明殊所见,近远各为闻。

邹子谈天来,随身带诗舫。


何如坐星槎,浩荡银汉广。


吟弄天婴怀,敲推地劳攘。

黑公自名将,倾盖禺山坡。


谈兵樽俎间,只手提天戈。


适当喉舌地,国脉在运河。

倚空窗户不曾扃,两眼风烟障翠屏。


西子艳分晴雨倦,伍胥魂激浪涛腥。


鼓箫咽晚难无酒,花柳争春别有亭。

芳草天涯路,乘潮舴艋轻。


三生今世业,万里一鸥盟。


山送杯中影,滩萦枕上声。

中原何处不穷搜,好是平生爱浪游。


匹马几嘶梅岭月,片帆高挂洞庭秋。


林泉鬓发频看改,湖海风情尚未休。

才华未若一杯酒,行业尚贪千首诗。


今贵几何名得志,古贫最底谓知时。


雕残沈谢陶居首,披剥韦陈杜不卑。

尊酒相逢,笑同是、旧日天涯行客。
花气轻浣兰襟,琵琶泪无迹。
秋正悄、疏灯自落,风潇洒、桂华流席。

一溪依旧伤心碧,年年辄惊人换。
树合青连,桥横白断,曲曲柔波流怨。
山帘雨卷。

软红尘外耸嵯峨,题品先曾属老坡。


立脚愈高天愈阔,静看舟楫驾风波。

结束虚亭近太清,山光水影互逢迎。


人心只觉山多险,几个人心水样平。

此地旧寒碧,留题护竹君。


窗虚不碍月,壁老易生云。


一水东西隔,两山南北分。

黄苞犹带洞庭霜,翠袖传看绿叶香。


何待封题三百颗,只今诗思满江乡。

建溪玉饼号无双,双井为奴日铸降。


忽听松风翻蟹眼,却疑春雪落寒江。

先生腹有五车书,宜著天禄与石渠。


一日不可食无鱼,何不置之于江湖。


迩来得邑古塞隅,饮酪披毳如羌胡。

江湖风景最宜人,北去南来不厌频。


长遣一身安素舸,肯将双足涴黄尘。


鸥边芳草诗城远,鸟外青山画障新。

岐阳埋没草离离,汴省燕都叹屡移。


一代文章存鸟迹,百年风雨蚀鼍皮。


摩挲尚识宗周器,题跋谁镌蒙古辞。

相逢皆失意,之子独狂歌。
自笑吹竿去,其如按剑何。
人归芳草合,门掩落花多。
江上初归客,秋风泣路岐。
无从问季主,且欲学鸱彝。
生计游应减,风尘老自知。
正是升平日,遨游属少年。
琴尊三峡月,烟雨五湖船。
紫陌联冠盖,红尘醉管弦。
张子胸中莹不疑,江湖边地总曾知。
波澜沃日漾舟起,霰雪埋空出塞时。
挂席何妨拾明月,据鞍仍解赋新诗。
终身未肯老菟裘,远挟长才历九州。
行李独携欧冶剑,壮怀应作马迁游。
南经禹穴凌天姥,北上邯郸入帝丘。
北城鲜人事,颇称幽人居。
四邻各无营,出入相于于。
近有学佛子,筑室于城隅。
曾随钓艇,弄秋波,见尽江湖浩漠。
两岸白蘋洲渚外,露泠荻花枫落。
半夜潮声,中天月色,更转梅花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