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昔登巾山,曾题翠微阁。


清诗照江月,月落诗不落。


踏露沐长松,辽东一只鹤。

素阳真人仙者徒,示我列仙之画图。
霞冠云氅玉雪肤,一一神采浮双矑。


充如天府琳球腴,清如逸世山泽癯。

东风日暮吹兰蕊,美人相思隔江水。


九疑青落九州外,白云飞高明月死。


海边八月客星来,一尺银河三万里。

眼中有客久不见,长见白云成往还。


风著纸窗疑是雨,酒醒忽忆在南山。

也知鳗井犹龙井,合有交游似二苏。


起舞谩怜成短袖,徒行始觉是穷途。


书从堂上出双鲤,舄向云中堕匹凫。

山僧听得泉声好,每夜坐忘清夜深。


松上落来惊鹤梦,潭中泻下杂龙吟。


观心已净平生垢,到耳能空见在心。

金相浮图千级开,杂花如雨在莓苔。


要看弹指成楼阁,未许胡僧话劫灰。


法器即如廊庙具,宝林自是栋梁材。

银灯夜照白纷纷,四面光摇白縠文。


隔枕不闻巫峡雨,绕床惟走剡溪云。


风和柳絮何因到,月与梅花竟不分。

名衔知久达天关,可是风雷指顾间?


禹步祝香才一息,雷声送雨已千山。


公私尽有仓箱望,垄亩都忘稼穑艰。


下土不知蒙帝力,满城箫鼓送龙还。

玘公注经回,于世无所慕。


结坛在南坞,心与道为务。


行苦缁素归,律严鬼神护。

偶过城北寺,一憩宝公堂。


午饭青精滑,新茶玉乳香。


疏钟沉片雨,高树出斜阳。

杖头曾入帝王家,合国同瞻又释迦。


岁岁谈经今几会,伫看舌本长莲华。

丹成人去几经年,怪石峻嶒树曲拳。


超脱每思攀逸驾,沉迷无奈缚尘缘。


胜游徒有骚人咏,绝景难凭妙笔传。

西郊云偶集,先雨谒东皇。
露马踏风叶,飙车候石房。
夫君元始佐,启我玉函光。
杯水能令重百钧,阿师心法妙通神。
维摩正苦众生病,为洗无边热恼尘。
赤云叶叶挂林丘,道士黄尘没马头。
隔水净坊人不到,抱崖竹柏暗藏秋。
射虎将军须发白,老作三茅洞中客。
群仙呼去问姓名,谓是前时李八百。
天孙乞与云锦衣,白日化为仙鹤飞。
鳌山万仞峙璇霄,上有高真道寂寥。
拔足壮能轩物表,洗心清不浑尘嚣。
洞天别有风光异,人世那知宇宙遥。
病馀蒲柳惧先秋,妄想仙人十二楼。
好住名山煮白石,他年因子问丹丘。
松水为资万事轻,萧然一室寄馀生。
劳君回去来相过,可见高人世外情。
凛秋天气佳,令节天赐沐。
客居意莫展,胜赏诺已宿。
风澹湖不波,雾敛山更簇。
高士西山有异书,流传况是壁中馀。
蛟龙悉听仙官令,雷电能教旱魃除。
岁稔便当期鼓腹,政成端欲赋随车。
羽人归丹丘,轻房冒苍顶。
云飞北斗坛,瀑洗洪崖井。
三更火交坎,八十雪垂领。
寂寞湖边寺,荆溪目已瞑。
窗云犹晓白,竹径自寒青。
野鸟悲吟动,门人感涕零。
至正辛丑秋七月,官河无舟死鱼鳖。
钱唐城中十万室,凿井深通海鳅穴。
海底九乌朝并出,流金铄石气愈烈。
闻名非一日,许见便忘年。
宴坐得真际,与游无俗缘。
杖藜寻古刹,洗钵试幽泉。
名山到处任淹留,又泛烟波逐鹭鸥。
优钵渴餐嵋岭雪,军持寒汲岳阳流。
月明方丈孤舟梦,叶落双桥旧雨秋。
锁蛟惟有柱,堕鼠已无家。
想到真仙宅,能回俗士车。
露坛春剪柏,云臼夜敲茶。
重城深寺讲初休,却忆家山访旧游。
对月与君相送夜,闻蛩教我独惊秋。
云心杳杳难为别,鹤性萧萧不可留。
接淅重趼四十年,眼空历历好山川。
来龙起伏成形似,大块浑沦岂变迁。
路绕脚跟千里健,澜翻舌底九河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