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幽园选胜得篁塘,湘竹来风拂药房。


百尺红楼烟里出,望中黄鹄入苍苍。

暑烈初残气渐收,晚波容与上兰舟。


舟中有酒不肯醉,争就朝云酹古丘。

隔城朱阁两相看,万叠青峦晓色寒。


谁好曙烟争早起,美人先抚赤栏干。

千林寒玉净无尘,断岸平桥紫蓼新。


别有仙源看又失,石桥曾见玉为人。

白鹤峰遥月上迟,渔灯芦苇夜参差。


湖山最是清深处,永福桥头鹤梦时。

百顷玻璃合一湖,六桥分水入山纡。


芙蓉处处汀州晚,欲问临平绣似无。

澄渟开一鉴,树色隐秋光。


暑气晨迎涤,柔飔晚送凉。


扁舟荡兰桨,淼淼蒹葭苍。

钱塘霸业已千秋,南渡江山习宴游。


明圣何因比西子,烟花不独让扬州。


神仙野衲三杯酒,迁客骚人一叶舟。

玉壶携酒,烟舫冲波,暇日共寻城畔路。
霁花风柳,拂槛排窗看无数。
还时遇,金钗照水,玉佩当歌,几许芳洲游冶女。

晴湖似镜平,泼眼绿波明。


鱼队行堪数,凫雏近不惊。


棹移菱叶乱,风静布帆轻。

山势若罗城,茫然晚趣生。


水天秋一色,风月夜全清。


石乱层崖险,烟沉远屿平。

病发丝丝随叶落,客怀漠漠借船眠。


镜中原著通明我,多事看成彻两边。

人闲别自有婵娟,平视谁曾见月圆。


与我共安喧里寂,更无人赏亦翛然。

佳节心随物色摇,出门四望未萧条。


新霜红尽冶城树,商略独游畏路遥。

昨夜南山雨,雷峰净如拭。


澄波倒天影,云来满湖石。


石底一星明,馀光随桨没。

西溪暝烟送归客,艇子落湖风猎猎。


芦花浅白夕阳紫,要从雁背分颜色。


颓云掠霞没山脚,一角秋光幻金碧。

厌乱托逃暑,适可聊自娱。


况有素心人,同就湖上庐。


今夜天气佳,雨收片云无。

秦淮初夏景夷犹,薄薄云阴宿雨收。


烟水有情诸老在,莺花如我一春愁。


故家文物存刍狗,一代人心幻土牛。

自浮沧海送残阳,渐觉闲身人莽苍。


一掬酸辛成独往,无边天水共微光。


风樯隐隐开元气,朔雁声声吊战场。

有约惜韶光,酒香花满堂。


斜阳写哀艳,春意在微茫。


持此与静者,相看谁老苍。

历历江湖晚,幽花只自妍。


乱峰争受月,远水暗生烟。


邻火增新感,滩声熟夜眠。

春华不相待,烟草自萋萋。


一棹入溪曲,乱云啼竹鸡。


归途如梦觉,山影向人低。

兹邱难培塿,兴废更岁月。


清渊玉凫沈,宝气照华阙。


壮哉夫椒军,三年竟报越。

粼粼山塘水,长堤抱孤峰。


突兀见题石,烈士留遗封。


松桧一径阴,但有花佣逢。

近郊月一至,厓藓手剔扫。


名山有真面,愈熟乃识好。


前鱼弃习见,佳境在曲缭。

正襟危坐。
一叶扁舟人七个。
何处停篙。

孤山路。
正日暮、客子行吟去。
扁舟过了西泠,荡向残荷容与。

杨花燕子争轻俊,五月村庄似晚春。


过雨断云时作瞑,缘源尽日不逢人。


劳生有暇天应直,佳节无聊酒觉醇。

泛沙棠艇子载闲鸥,来寻异乡春。
看长江似醋,东风如酒,渐醉离人。
谁染胭脂万树,衬醒远山痕。

今夕是何夕,明月在他乡。
故人颇足清兴,鼓棹溯流光。
水外一重烟树,烟旬一痕山翠,山外数星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