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华阳仙洞口,半岭拂云看。


窈窕穿苔壁,差池对石坛。


方随地脉转,稍觉水晶寒。

无为洞口春水满,无为洞傍春云白。


爱此踟蹰不能去,令人悔作衣冠客。


洞傍山僧皆学禅,无求无欲亦忘年。

计程趋洞口,旧路忆筠城。


采药逢高士,班荆识姓名。


论交年谊密,问道世缘轻。

札札肩舆相后先,闻君尚在一把莲。


行行十步九回首,及早相将到洞天。

惊尘飒南至,妻子哭道周。
出门四山云,欲止安得留。
严风裂我肌,行潦冻不流。

华阳洞前秋如霰,华阳洞里光走电。

闻道寒云深复深,石壁一窍细如线。

吾来大叫石壁开,绿眼仙人夜相见。

罗浮之阴丰湖滨,黄童白叟何欣欣。
举手加额且倾耳,听我老圃歌甘霖。
天启二年秋七月,满地渴鸟啼不绝。
洞门雨歇乱云开,万里秋旻绝点埃。
几树青风彭泽柳,一天明月子陵台。
栖松幻鹤安身稳,隔岸黄鹂好语喈。
江上芙蓉带笑开,钓矶光润净无埃。
寒潭皎皎涵秋月,芳草萋萋绕古台。
满眼行云甘雨细,数声啼鸟好音喈。
洞口桃花几落开,乾坤人物已尘埃。
昔年知是谁持钓,今日还教我坐台。
红树枝头风袅袅,绿杨影里鸟喈喈。
数朵山如削,青烟起墓墟。
圣朝惟大度,蛮党亦安居。
练卒来呈箭,生儿遣读书。
洞口时时护白云,莫教容易入红尘。
更须检点桃花片,流出溪前惹世人。
风雷敛太虚,偃卧山中石。
雷风动地起,转泽沟中瘠。
卷舒亦何心,暗与通消息。
一叶扁舟,信风吹到花开处。
乱花无数。
好向花闲住。
露泣新芽九节筇,芽如雀舌节如龙。
烹来习习风生腋,拄上罗浮第一峰。
松树回环四五家,机梭长日响咿哑。
西风裹得胭脂色,偏与篱东木槿花。
仙去遗踪亦漫留,羽旗那复肯来游。
欲知洞府烟霞邃,漠漠苍崖面橘州。
千载欧翁醉,遗文亦壮哉。
几经亭下路,留读憩阶苔。
地偏邻古寺,僧过偶相逢。
未了无生话,深林咽暮钟。
小桥横断涧,扶醉往来轻。
日暮不归去,临流弄月明。
山泉清可爱,绝顶日淙淙。
一派已奇甚,飞来况复双。
不快红尘涴,高峰独杖藜。
怪来衫袖冷,空翠落袍绨。
久羡流觞事,重寻曲水湄。
山灵应有约,岁岁好花时。
地脉回沧海,源头泻碧山。
滔滔长此水,谁解洗尘颜。
深洞回尘鞅,闲云锁石扉。
采芝从此入,愁湿薜萝衣。
古洞一村烟,风光瞥眼前。
绿阴浓野树,春意动山泉。
僧踏云边路,人耕雨后田。
洞口天容黯,灵宫暂洁斋。
中宵轻霢霂,向晚卷云霾。
岩削苍璆璧,峰攒碧玉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