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梵安随世作低昂,月白风清花自香。
合州太守鬓将丝,闻说欢情尚不衰。
板与歌娘拍新调,笺供狎客写芳辞。
木成文理差差动,花映溪光瑟瑟奇。
吟遍赤城霞,行行入浣花。
为人无芥蒂,留客有瓜茶。
寂寂先贤宅,堂堂古佛家。
何来周昉,偷出深闺一罅。
除绣帖针床儿女事,都阁起、莫侵笔架。
月冷花慵春漏永,冷落煞、一枝低亚。
锦里先生,草堂筑、浣花溪上。
料饱看、阶前雀食,篱边渔网。
跨鹄骑鲸归去后,桥西潭北留佳赏。
浣花溪上草堂前,想像当时思惘然。
鬓老风尘多自感,身经丧乱复谁怜。
懒从江夏夸鹦鹉,独向西川拜杜鹃。

出成都南门,左为万里桥。
西折纤秀长曲,所见如连环、如玦、如带、如规、如钩,色如鉴、如琅玕、如绿沉瓜,窈然深碧,潆回城下者,皆浣花溪委也。
然必至草堂,而后浣花有专名,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。

好亭院。
是谁一曲江城,唤起哀怨。
峭寒帘未卷。
诗翁衔袖出清诗,醉墨淋漓惊乍写。
明珠炯炯照户牖,恍疑骊龙睡遗者。
弥明高唱诗云云,此翁一扫如飞蚊。
花迷巷南北,水接壤东西。
行春向何许,只在浣花溪。
鸭绿波摇舰,鹅黄柳覆堤。
飞花如白雪,流出武陵溪。
秦陇西来未几时,谁人为办草堂资。
浣花溪上风光好,濯锦西江物色奇。
柳树和风莺语早,茅檐细雨燕归迟。
相送浣花溪,郫筒喜满携。
扁舟过江左,几月度辽西。
椿府行当见,萱堂惜暂暌。
认霜绡。
烟丝粉晕轻飘。
隐隐见、云开花弄,一轮明月堆高。
白裕西风老薜萝,柴扉键闭免讥诃。
衰年肺病投人少,落日秋声到树多。
十载功名归战马,三边烽火忆明驼。
残冻初销,轻阴欲暝,又见蓂开七叶。
惆怅草堂,当年杜老,犹剩梅边吟魂,曳杖来重访,算行乐、无如今日。
一般选石安棋,一般倚竹吹笛。
自羡茅堂得此生,玺书谩复下承明。
拟将出处同龙卧,况有文章应凤鸣。
保傅正看今日事,咏怀终见古人情。
暗暗江云拂地生,百花潭水月微明。
乍看宿鸟惊枝堕,忽听流泉倒槛鸣。
人事天时无定迹,江湖廊庙独关情。
浣花溪水何洋洋,绕溪珍木郁苍苍。
楼阁瞰流各低昂,湘帘十二卷夕阳。
中有诗人清且扬,芝兰竞秀雁成行。
彼美人兮,婉相对、珊珊欲下。
恰满院、月华如洗,花枝低亚。
盼到圆时仍未满,看当开半还愁谢。
浣花溪在界溪头,爱汝新成小隐幽。
二月风柔雨霁初,芳塘流水碧珊瑚。
欲维画舫丝犹弱,稍扑湘帘絮已无。
微影扬波惊鲤队,新阴分色映鹅雏。
千步垂杨柳,阴连喜水生。
华深吹落絮,叶密坐流莺。
黄柳华香水上衣,褰帘亭上挹春晖。
兰桡一道微风入,却逐金塘燕燕归。
垂丝拂波迥,沉影带云流。
莺啼渚烟净,燕飞帘雨收。
萍开双桨荡,花浮群鲤游。
落拓瞻鸿碣,羁孤念鹤林。
野亭劳望眼,水槛遣闲心。
寂寞扬雄宅,栖迟《梁父吟》。
不唾青城地,何来碧玉京。
残年思杜曲,故国忆兰成。
天地独怀古,君臣方论兵。
未许驰千里,还期赋五车。
寒归华表鹤,晚钓锦江鱼。
军府凭看画,中朝久绝书。
云影琴台暮,溪流剑阁春。
变衰余草木,澒洞莽风尘。
涕泪宣光事,江湖稷契身。
等是三川客,飘零滞一乡。
死生房太尉,羁旅汉中王。
江汉堪终老,彭嘉各异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