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玉笋翻乘县佐车,飘然不肯待新除。


才名已被人争说,官薄何妨计小疏。


忆昨西湖同我载,从今南浦望君书。

一帆程歇九秋时,漠漠芦花拂浪飞。


寒浦更无船并宿,暮山时见鸟双归。


照云烽火惊离抱,剪叶风霜逼暑衣。

君王别馆湖中央,菊日浮游锦缆香。


贪把深杯向芦苇,错教横吹惊鸳鸯。


车徒杂沓四岸合,殿阁洄沿一水长。

长庐古陂城一偏,楼台波水秋相鲜。


紫萸黄菊有今日,翠管银筝须此筵。


微风改席徐回缆,落日留宾更进船。

辟地沉冥一世豪,袖携大句压惊涛。


炊连烽燧衣痕污,云卷啼号海气高。


物外岁时犹可记,道旁骴骼待谁褒。

寄命湖船带梦游,又依海客恋残秋。


楹书壁挂成千劫,波影花光聚一楼。


映照须眉能玩世,支离皮骨故工愁。

九月西风木叶黄,才人初释芰荷裳。


无论白雪夸金马,聊为丹砂问石羊。


缥缈孤查淩大泽,联翩双舄度长杨。

扁舟绝惊涛,芒履陟修岭。


跻攀虽小劳,窈窕岂人境。


巨石开双关,有道细如绠。

盗火阿兰若,一燎无馀屋。


独此龙宫书,入火变为玉。


琤然断甓中,幖帙犹可目。

寒梅蓄积香成蕾,古柳安排绿入绦。


景物年年觉新好,所怜幽独自萧骚。

瘦骨岩岩祸患馀,追随人事愈驰驱。


何时洒扫松楸畔,小盖茅庵只读书。

惊忧度岁月,靡觉佳序临。


玉露破金菊,方知秋气深。

篮舆风紧揭疏帘,雨着春衣润欲粘。


满眼阴云压平野,此时怀抱恶憎嫌。

绾绶向仙华,城边瀫水槎。
孝廉新授邑,太史故名家。
百榼兰阴酒,双溪橘子花。
重阳独步上层岩,目断吾疆尚载瞻。
人世只能愁杜牧,菊花岂解忆陶潜。
吟无旧友辞多感,饮为佳辰量倍添。
谁云宦路足岖嵚,送子之官独放心。
廉介有馀无矫亢,谦恭已甚自崇深。
安舆何用资三釜,庆问时能抵万金。
小邑边西北,兵馀贵抚摩。
但令息愁叹,渐可化弦歌。
陇树春犹在,秦云夏更多。
主人幽圃岂尘寰,流水当门白日间。
红药有心春易老,绿杨无力燕初还。
鸣琴竹里鱼听沼,劝酒花前月满山。
君家书屋浦江头,架上牙签过邺侯。
绮户晓凝钟阜翠,湘帘暮卷石城秋。
酣馀欹枕惊波浪,吟罢凭阑看鹭鸥。
未必春申有怒魂,江豚吹浪拍云昏。
天留三户亡秦族,莫向方城怨李园。
曾于诗里识清名,几夜吟看婺女星。
番令宅前花未盛,延陵墓上草先青。
灯摇残月佳人哭,碑立斜阳御史铭。
故国衣冠地,名家孝义门。
同居今九叶,袭德又诸孙。
时荐严宗祏,晨参列弟昆。
萍迹相逢又一年,小楼情味共凄然。
半窗灯影看书坐,四壁秋声听雨眠。
浦汭暮云迷去雁,樵溪春水忆归船。
郑公去年离北平,束书抱病来南京。
城隅解后喜且惊,开颜握手言再生。
自从南北屦构兵,日夜怅望乡关情。
人物从来说浦阳,斯文未丧有书香。
年来后学多狂简,事在先生为主张。
宝婺夜晴风月好,龙门春静薜萝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