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两日淹留楚水涯,郡侯深款见深怀。
黄花尚及登高宴,画舫真同寄傲斋。
千里归心悬夜月,一天晴色净阴霾。
朅来东省共为郎,畿辅君行绾郡章。
正借张纲平海垒,谁云汲黯卧淮阳。
万家畚锸防河急,十道均输转饷长。
请郡年犹少,来分圣主忧。
蒹葭沧海暮,鼓角楚城秋。
廷尉秦持法,邦君汉列侯。
广陵思蓟雪,汝水望淮山。
剑别龙难合,书成雁未还。
波涛秦石外,印绶楚渔间。
芳辰篆虎,故事描龙,客里竟无人觉。
风欺闰午,浪阻扁舟,且赴树阴鸥约。
记今年、摇艇盐官,曾剪葵榴嫩萼。
六出花开郊野兴,王居不数沈休文。
洞房窈窕玉箫远,绮席徘徊琼糈醺。
大药定应须火候,佳人可复误行云。
刘伶沛国人,独以好饮名。
每乘苍鹿车,出入携瓶罂。
结交嵇阮徒,陶然过平生。
乾坤覆载何茫茫,达人观之如室堂。
黄河水滨多白骨,知是阿谁因甚殁。
悲风悲雨震寥廓,杳杳孤魂何处泊。
二月十四淮安雪,彻望嵯峨白玉楼。
叫月子规含夜恨,怯寒柳眼带春愁。
参差四野皆银树,错杂黄河尽宝舟。
笑入天仙境界奇,紫枝瑶草半离披。
禅床静听功夫杂,丹灶抽添火候移。
风软柳梢莺啭滑,月明松顶鹤归迟。
医业旧精淮海上,济人功亦满南荒。
眼中瘴雾殊非恶,肘后丹砂总异方。
桂岭霜高闻旅雁,柳江波静泛归航。
向来茅屋半惊湍,叹息流亡久未还。
已觉重行非故道,只应无恙是青山。
旋蓝偃岳元常事,深谷为陵亦等闲。

孤帆下江北,千里西风轻。

泊舟公路浦,始见南昌亭。

青天下白露,乱叶凄以声。

魏紫姚黄旧苑开,罗浮香史觅新栽。
传来京汴饶奇种,得似吾家白玉杯。
国色名香耐可餐,曼情芍药亦姗姗。
来时拟向扬州过,却送河南买牡丹。
淮海登飞观,欢言解客劳。
湖含千舸阔,风引二城高。
岁酒殊乡对,春鸿霁雪飘。
独客微吟夜不眠,官航初换宿淮堧。
烟深灯火津桥市,月下帆樯贾客船。
千里河流长不息,两城更鼓互相传。
我昔送君君挈家,君今回棹我天涯。
萍踪又向几时会,蒲质共惊双鬓华。
淮海雨晴潮涌日,边城春暮雪漫沙。
满目阴云暗未开,秋风抱病强登台。
淮阴漂母无寻处,谁识王孙济世才。
列职辕门蚤著声,投簪偏遂暮年情。
九天恩命荣三世,八帙年华老一生。
菊径已穷元亮趣,柳营犹记亚夫名。
襟吴带楚客多游,壮丽东南第一州。
屏列江山随地转,练铺淮水际天浮。
城头鼓动惊乌鹊,壩口帆开起白鸥。
湖舟腔子闻应惯,二八佳人席上歌。
此夜扁舟听更好,水平波静月明多。
昔年曾跨南溟鲲,鞭雷掣电登天阍。
剖符去作冀州牧,春风弦诵盈千门。
九载功成重入觐,承恩又佐淮阳政。
停云回首意如何,杨子江头一棹过。
老去多情怜水石,闲来开眼看风波。
门墙旧侣雕应尽,灯火通宵话转多。
春日迟迟古道赊,东风游子倦尘沙。
方塘水暖鸳鸯睡,平浦烟消鸿雁斜。
满眼青山非故国,一鞭羸马去谁家。
忆昨银袍试广庭,桂科同日拜恩荣。
几千里外相逢处,三十年间一梦惊。
隼旆光华仍远别,豸冠流落独含情。
古来江汉最风流,何况分符得显州。
落日淮源香泛泛,含春沁水绿悠悠。
两岐定有丰年瑞,五裤行闻载路讴。
长淮木落正纷纷,从事衔书逐雁群。
八月江寒鱼似玉,列屯秋净稻如云。
三月淮南柳色深,相看去住两关心。
莺因求友声逾切,雁为离群思不禁。
芳草将春青楚甸,暮云含雨碧吴岑。
笳鼓竞,铙歌长。
王有灵,福此方。
男吹笙,女协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