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身似浮萍逐水飘,故园回首辄魂销。


忽逢佳节增惆怅,赖有童蒙伴寂寥。


忍见桥头沽酒幔,怕闻市上卖饧箫。

又逢蕊榜放春官,消息东风尚殢寒。


偏是热中人不觉,看花早己到长安。

曾记琼林预宴年,朱樱灼灼灿华筵。


当时上已重经过,差觉今春又占先。

风风雨雨近清明,草色皇都尽锦程。


谁识矮檐春最好,隔墙曾听卖饧声。

爱此清明耐晓凉,偏逢置闰较春长。


上林谁是探花手,桃李争看出棘墙。

散花天女绕莲台,会见幢幡度世来。


愿到诸天欢喜地,不知人世有离哀。

风送香魂到夜台,更阑烛尽月明来。


那堪孤雁惊嘹唳,不禁悲声为写哀。

宿草萋萋绕墓台,一年一度送青来。


黄泉从未春光到,苦雨凄风孰告哀。

怜儿不作望思台,抛却儿家孰再来。


琴鹤未将儿共去,青山相对自生哀。

不生不灭是灵台,不了将来与未来。


总为夙根情重处,怕言哀处却言哀。

家山远隔望乡台,曾见家家扫墓来。


酒冷灯昏香缕细,一番消受一番哀。

忆从花县与琴台,回首燕云不复来。


人物已非城郭是,夕阳流水可胜哀。

铅华零落冷妆台,明月他乡任去来。


曾忆春闺惊梦觉,杜鹃啼处最堪哀。

清明春未暮,偕乐及同群。


绿变榆槐火,青归竹木云。


小儿循造化,野马入氤氛。

是谁甘介节,长揖薄侯封。


白发招偕隐,青山杳旧踪。


禁烟隆报士,寒食不因冬。

不隔花村路,酣红上小桃。


鱼争溪涨暖,雁度海风高。


士节甘龙蛰,臣心淡雉膏。

渡海五千里,离家三四年。
春归同是客,老健竟如仙。
鹤阜炫杯珓,鸳江竞管弦。
清明初过春弄色,柳黄转绿杏红白。
廿年五度旸台游,屡失花时晚乃得。
萦冈匝野若烟雾,数十百里树万亿。
春寒易误看花人,阴岭阳崖本不均。
骤暖料难留过夜,猛风恐又簸成尘。
一年韶景容轻负,七憩禅栖未厌频。
回转坡陀白间红,西峰无寺尽芳丛。
地偏留得多年树,花晚挨过几夜风?
为补前游寻胜遍,幸乘佳日挈家同。
无端刬及元同塔,剩对遗黎说大工。
舍此安之,且任谭谐,跌宕婆娑。
真欢场快事,百年有几,好春佳节,一岁无多。
分局围棋,踞床说剑,占定先生安乐窝。
我辈何缘,为童子师,此日殊艰。
叹腹中车转,多时不乐,身同匏系,甚日能闲。
难得今朝,佳辰有暇,何计为欢足解颜。
清明节,天意晓来和。
正喜乍晴晴不久,愁他欲雨雨偏多。
佳节惜虚过。
停针无语倚妆台。
花信费疑猜。
山桃未破,海棠犹睡,林杏初开。
静掩妆楼不踏青。
断肠时节是清明。
又听墙外卖饧声。
春风吹得春愁重。
宵来魂绕梨云梦。
默想总迷离。
江南客,佳节忆从前。
虎阜锦铺迎会仗,蠡湖鳞接上坟船。
碧柳绛桃天。
羡和靖。
乍啸咏梅边,重开三径。
要闹春佳赏,翻新入词境。
新烟晓扬江城暖,楼阁朦胧觉春满。
隋堤柳枝昨初剪,插向门阑露犹泫。
生憎柳态娇于人,门里门前眉对展。
联翩游骑。
玉勒踏遍,月楼烟市。
漫追寻、雷塘绣瓦,望青帘杏花村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