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曲浦弯环绕县青,一杯闲客两飘零。


琵琶不语苍烟暮,山水清音着意听。

夜横霜竹梦游仙,晓到馀干月满川。


山绕楼台欲无地,水环洲渚更连天。


明霞一抹朱弦直,芳草分垂绿绶鲜。

【其一】


万点灯光夺月光,一弓云畔挂昏黄。


不消露洗风磨皎,免我低头念故乡。


【其二】


电光撩眼烂生寒,撒米攒星有是观。

天地此空亭,江声万古听。


人烟一城白,山色大峨青。


鸟路凭高阔,渔歌杂醉醒。

亭枕秋山窟,山明水共清。

空林生逸响,飞溜落寒泓。

谁识高深意,初无世俗情。

堂上清音乐奏仙,洲如孤屿媚中川。


馀干遥服三苗国,陆羽高飞百越天。


风过琵琶声不断,水来云锦色长鲜。

普门以眼听,观音以耳观。
谓得观听真,竟被耳眼瞒。


瞎却观音耳,聋却普门眼。

泠泠瀑布落檐牙,眺听空山静不哗。


下界繁声奏丝竹,上方幽韵寄烟霞。


流觞曲涧云生岫,洗耳寒潭月印沙。

岩栖不用买山金,新构危楼面碧岑。


静对飞泉鸣片玉,如听仙乐响空林。


潺湲入夜醒尘梦,淅沥乘风和朗吟。

秋风吹征衣,我来亦何有。


长笑泉石间,邂逅得良友。


飞屐凌长烟,相与濯世垢。

纷纷朝市利名忙,唯有山林兴寄长。
枢相好奇聊玩物,道人弄笔欲专房。
方嫌小景鲛绡窄,忽辱新诗茧纸香。
薄暮杳何适,高高登古亭。
地无南国瘴,帘卷半空星。
石瘦长人立,潭春皓雪停。
已别城楼景,还登树杪亭。
地高邻北斗,山远接南溟。
蟾影依云断,樵歌隔浦听。
春郊步屧共逶迤,放夜严城淑气移。
万树网云笼鹤燄,一庭璧月浸皋比。
喜看今夕冰成茧,莫问前宵雨濯枝。
朝阁霭氤氲,泉从数道分。
湘帘倚桂树,天乐半空闻。
响遏寒岩石,闲披古洞云。
一封谏疏彻银台,感愤题诗醉墨堆。
唤醒菊边秋寂寞,烂游松下径萦回。
参军逸韵频攲帽,诗老多情不放杯。
平生秀句诵随州,今日身亲历胜游。
欲赋江山无好语,强赓归鸟与孤舟。
洲以檀槽旧得名,风来草木自成声。
青衫司马令人恨,只作浔阳送客行。
堂上横看江上洲,洲边春浪拍天浮。
晴栏倚遍无多景,浩荡时时没白鸥。
清山寂寂水悠悠,独坐黄昏月上楼。
一鸟不鸣人迹绝,乍闻天籁似迎秋。
拂云扫石入巑岏,一径高低万壑盘。
胜地逢君欣再辟,芳樽今夕且为欢。
山如惜别青相向,瀑似留人溅不寒。
天柱峰头吐细泉,清音亭下玉琅然。
可能为涤肝肠滓,容我超摇五洞天。
青天倚双壁,中流划一湾。
谁言尚人境,宛尔清心颜。
独忆山中人,去去何时还。
百尺发天机,旷若苏门啸。
中有枕流人,日谱华胥调。
百尺清泉两岸峰,层峦终日有云封。
风前倚杖人疑鹤,涧底吹箫声作龙。
浪迹只应随故武,薄游何处问仙踪。
君是昭明身后身,为楼日日倚嶙峋。
若非山水弦中见,那解游鱼听入神。
白云深处有清音,上接祥光古木森。
不但濯缨兼濯足,直须一洗利名心。
策杖蹑江巘,临风倚梵楼。
秋天出远树,夕照见归舟。
清磬云中发,惊涛槛底流。
困来石上眠,梦绕泉石闲。
山鬼按玉徽,山灵铿佩环。
水从东塔来,却打西涧过。
八万四千偈,为我细说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