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车牛远服贾,刀锥竞市区。


农工各有业,而我独何居。


栖迟衡门下,白首谈诗书。

朔风何烈烈,场圃已新筑。


相与纳禾稼,壶浆辄往复。


尽醉舒襟颜,形迹谢拘束。

门前五株柳,篱边几丛菊。


柳衰枝易疏,菊荣叶更绿。


故人值良辰,相过慰心曲。

春风扇阳和,草木咸敷荣。


山川被德泽,天宇流光晶。


游鱼泳清川,鸣禽变新声。

秉耒事西畴,同为垄亩民。


所忧在饥馁,岂不怀苦辛。


苦辛有时息,田园遂吾真。

人生匪不营,所营在衣食。


田畴虽久芜,常业当自力。


有男种桑麻,有女事蚕绩。

偶尔得名酒,日夕斟酌之。


顾影忽复醉,回飙吹我衣。


颓然即枕席,觉来还命辞。

何劳一县恼闲情,五柳柴桑老此生。


每向黄花作沈湎,寄奴已据石头城。

徵君百代士,稍出经世务。


夙敦诗书好,匪为弦歌故。


束带何可羁,漉巾自真趣。

羌庐初在望,复忆柴桑翁。


醉来卧磐石,闷默天地通。


不入惠远社,自弹无弦桐。

陶潜真达道,何以避俗翁。


萧然守环堵,褐穿瓢屡空。


粱肉不妄受,菊杞欣所从。

冬岭秀孤松,雪霜任飘泊。


悲含太古风,清立九霄鹤。

秋月扬明晖,大空碧无滓。


鸿鹄正翱翔,燕雀方栖止。

夏云多奇峰,高低千万重。


巫山何处是,神女竟难逢。

春水满四泽,原田高下耕。


熙熙随老农,志匪搴芳英。

去年秋事荒,贩籴仰邻州。


健者道路间,什伯成朋俦。


今年渐向熟,庶几民不流。

村郊多父老,面垢头如蓬。


我尝使之言,辞语不待工。


古来名节士,敢望彭城龚。

古人重畎亩,有禄不待干。


德成禄自至,释耒列王官。


不仕亦不贫,本自足饔餐。

中年涉事熟,欲学唾面娄。


逡巡避少年,起秽不敢酬。


旁人吁已甚,自喜计虑周。

松风四山来,清宵响瑶琴。


听之不能寐,中有怨叹音。


旦起绕其树,磈砢不计寻。

我居在穷巷,来往无华轩。


辛勤衣食物,出此二亩园。


薤菘郁朝露,桑柘浮春烟。

贫贱如故旧,少壮即相依。


中心不敢厌,但觉少光辉。


向来乘时士,亦有能奋飞。

相彼喧啾鸟,犹知择所止。
胡为万物灵,生死醉梦里。


无以小害大,乃善学孟子。

古人重盟戒,有戒戒即止。


所戒不止酒,戒在沉缅里。


弛戒终狂夫,慎戒乃君子。

元亮赋归去,富贵比浮云。
常于闹里,端的认得主和宾。
肯羡当年轩冕,时引壶觞独酌,一笑落冠巾。

嗟彼海南郡,土瘠士常贫。


藷芋饷昼耕,松明照夜勤。


当年两黎老,能邀玉堂人。

荒园草木深,樵牧不敢践。


虽无南国爱,正以东坡免。


平泉与金谷,视此颜有腼。

渊明任疏散,出处皆逍遥。


悠然解县组,不折五斗腰。


晴川风日佳,归舟喜摇摇。

解印初从栗里归,壶觞日日醉东篱。


门前五柳俱摇落,只有黄花是故知。

萧然一室近南山,五柳春风尽日闲。


归去有辞传信史,至今清节在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