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小雨新晴接重九,猎猎西风振衰柳。


二禅过我欲东游,为说偕行得良友。


天童老人笑垂手,应问师来欲何取。

出门残月带晨鸦,飞盖相从纵五花。


风绰败芦依岸老,水分洲渚抱山斜。


櫜鞬未遂书生志,钟磬聊寻衲子家。

师今欲向天台去,来说天台意最真。


溪过石桥为险处,路逢毛褐是真人。


云边望字钟声远,雪里寻僧脚迹新。

闻说星郎隐翠峰,鹓鸾回首大明宫。


倦游壮岁抛朝绂,归梦清江忆钓筒。


贤圣相期黄卷里,是非都付浊醪中。

路盘山径转霏微,湿翠霜红净晚晖。


万古东南天竺盛,十年尘土赏心违。


鸳鸯殿后空题句,南北峰头且振衣。

不到天台古石梁,羽衣金节闭云房。


尘埃实少神仙分,药草虚传服食方。


海曰弄光开曙早,城霞悬采建标长。

古寺堪幽赏,长歌醉却回。


岩虚留晚照,谷暗隐晴雷。


对此忘晨夕,谁能数往来。

峻岭香台峭,高林夏气清。


山分龙阜色,涧别虎溪名。


野酌临归鸟,昏钟吼卧鲸。

野寺青霄畔,攀厓扣法堂。


山铺平野阔,江绕大都长。


凿石开花坞,梯云架竹房。

客子倦行役,闲寻古刹林。


双岩来势尽,汇水去声沈。


经社千人会,然灯七佛深。

欲去不得路,自将萝茑扪。


相逢采药叟,偶入落花村。


晴草鹿眠软,雨潭鱼上浑。

薄暮肩舆索翠屏,东岩谁复问惺惺。


三春花鸟催行乐,大地山河总露形。


笑把新诗参佛偈,休将杂剧恼山灵。

行行忽远阖闾城,野寺经多不记名。


吴郡声光还范老,好山奇古到天平。


秋林返照谁能舍,云水之人眼自明。

此去兰亭修褉后,平明驱马试征衣。


海边山尽天无尽,花底春归人未归。


一浦潮生鱼入市,千山月上鹤投扉。

灵异寻沧海,笙歌访翠微。


江鸥迎共狎,云鹤待将飞。


琪树尝仙果,琼楼试羽衣。

得尔逃名者,今辰又少林。


山高杨柳细,路险薜萝深。


古塔已凋翠,祗园曾布金。

让王城外事幽寻,独拜天平万石林。


忧乐有言终不负,经纶未了奈销沈。


乾坤正气依然在,西北惊尘慎莫侵。

明时无日不从容,三月清游在醉中。


晚岫远当云际碧,野花争近马前红。


虽非奉使河源上,犹及题诗浙水东。

山盘九陇翠岧峣,太白星高手可招。


路入松关云气合,天连宝阁雨花飘。


承恩赐额开名刹,奉敕文碑荷圣朝。

南国天台山水奇,石桥危险古来知。


龙潭直下一百丈,谁见生公独坐时。

听钟到灵观,仙子喜相寻。


茅洞几千载,水声寒至今。


读碑丹井上,坐石涧亭阴。

范生有约登翠微,天台雁荡余当归。
山中鹤翎堕仙氅,秋风赠我逍遥衣。


衣作逍遥游,歌酬缥缈句。

石径盘回万木中,寺门惟许白云通。


参差楼阁烟霞古,晻映溪山户牖空。


坐久塔铃还自语,诗豪床笔喜相同。

轻裘缓辔访禅关,愧我来游鬓已斑。


猎向蓝田非小队,灯传天竺是名山。


逐臣双泪愁边赋,狂客偏酡病后颜。

山灵招我深,轻策上层阪。


巅顶涵清池,坎艮象成蹇。


水寒鱼不生,穴黝龙疑偃。

漫郎心事漫郎知,曾及昭陵在御时。


风雨幸收千里棹,山龙深愧八蚕丝。


相过转益沧洲兴,投赠难胜白雪词。

冷泉亭角坐移时,试看孤峰飞不飞。
峰自不飞人自醉,暮鸦栖了更忘归。
呼猿才了复临流,洗出胸中一派秋。
泉石世间真富贵,几生修得到巢由。
游山此是第三回,天竺禅门八字开。
已断此生休佞佛,又随人去乞灵来。
不到禅关二十年,无边风景尚依然。
青苍远接千章树,红白新开万朵莲。
习隐不为招隐赋,爱山宁惜买山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