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陆子入金陵,飘飘若神仙。


足著远游履,高咏名都篇。


朝攀虎踞石,夕弄汤池泉。

词锋撇捩鲍参军,画法侵淩郑广文。


长傍牛车歌白石,空传鹓侣满青云。

青山一洗烟华色,徐庾空流怨曲长。


才子来观商邑盛,却歌殷武颂汤王。

君到金陵秋气新,紫萸黄菊照江漘。


崔嵬一片龙山石,又见荆南落帽宾。

吴越千山断续青,西湖那似大江澄。


东来历历看形胜,独见彤云护紫庭。

王会车书一统尊,神京南北控乾坤。


长江险作雷霆斗,钟阜高为龙虎蹲。

早抱林壑想,而多婴垢氛。


闲来武山下,高挹金华云。


层冈既龙蟠,断垄复瓜分。

紫殿何年起,亭亭一径分。


向来路傍石,唤作两将军。

绝顶是金华,先居在岩口。


地底大江流,低头见南斗。

一巘盘回万壑分,故人曾此憩清群。


雁鸿已失孤飞影,鸾凤空馀五色文。


诗冢久埋江上草,使车遥隔岭南云。

白旆横江事已非,烧馀林麓转稀微。


山中殿古仙长在,云里庵成人未归。


武姥漫遗苍玉佩,石人犹拥紫霞衣。

天荒谁与问柴扉,胜地寻幽又着衣。


开阁不因生客至,探泉何必主人归。


水当澄彻方消暑,心得清凉是息机。

羽旆参差拥岸筵,水嬉对竞暮潮边。


却怜鹤发挥杯日,犹记龙舟侍宴年。


云水三天周梵界,风帆万里迅归船。

五十年中几去还,尘缨兹许濯江关。


天开鹫境苍涛里,地出龙宫紫雾间。


旧识高僧惊灭度,新成危阁漫跻攀。

黄埃不改眼中秋,此日金山又系舟。


地拥长江吞巨海,天教绝景镇中流。


烟云苾洌尝龙井,身世依稀在蜃楼。

我昔游天都,策足蓬莱山。


风日不到处,意谓非人寰。


一涉势利涂,未免尘埃间。

襆被归来万事轻,此行得得为登临。


苍崖斗绝山浮玉,碧瓦鳞差地布金。


千里江淮穷远目,十年尘土愧初心。

万顷波中独占天,客帆日夕望苍烟。
过江车马劳尘劫,绕寺鱼龙稳昼眠。
僧喜抄诗添墨拓,佛来香国记桑田。
别君才两月,思君已三秋。
我寻京口渡,君逆广陵舟。
隔岸吴山色,未到愿已酬。
千里行装半醁醽,渡江君去莫教醒。
马经小小佳人墓,舟过劳劳送客亭。
扬子风高潮自白,隋堤秋尽柳无青。
万顷江如练,中流涌翠微。
浪翻孤塔影,云恋定僧衣。
客路同声少,空门聚首稀。
夜月乌衣巷,秋风燕子矶。
山川仍似昔,只是旧人非。
掩泪怀前事,送君无限悲。
经过多旧处,何处更相思。
凭高一以眺,万象忽惊呼。
江汉全通蜀,荆涂半入吴。
鹫峰云外矗,蜃阁雾中孤。
大鄣延带竺罗间,未信巢由亦买山。
老去风尘机已息,赤松黄石待君还。
燕赵齐梁一蒯缑,边关裘马五陵游。
渴羌不解羔儿酒,只注茶经作隐侯。
人识先生潭上园,菟裘新筑向南原。
奴供茶灶僧供米,学得遗安似鹿门。
山人自号大卢君,绿茗清泉卧白云。
笑杀餔糟啜醨客,尚留名姓世间闻。
尺书前日至,丈室几时开。
客许题诗入,僧期难偈来。
慧风传梵呗,忍草积香台。
珠帘高卷倚危栏,望尽方知出世间。
江海交流云缥缈,楼台相映月回环。
薰成香界浑无地,化作天宫别有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