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窈窕疏花忆淡妆。
远山如写画眉长。
那堪微雨湿衣裳。

雨浥缃桃特地鲜。
春娇浓发镜台前。
含羞含恨不能言。

小醉归来夜已分。
新茶泼乳捧殷勤。
梦回初觉发香熏。

才启朱樱转自缄。
柔肠似结解应难。
感郎情重畏郎憨。

浓睡方醒日已斜。
翻嫌晴色晃窗纱。
郎前纰缦故些些。

云母窗中觑阿环,轻颦仿佛认遥山。
惜春春在有无间。


颠倒无端看紫凤,然疑不定怅青鸾。

万里长风万里沙,晚晴消息散馀霞。
百年趢趗是生涯。


短锸未妨行处荷,戒香不放定中斜。

老去耽游藉息机,四年三度此停騑。
巫山仍隔楚云西。


野驿风高尘漠漠,首春寒重雾霏霏。

许事人闲未要知,杜鹃声里日迟迟。
低头臣甫更无诗。


身世相看原虮虱,文章何处不骈枝。

渐觉新寒上被池,曲屏山亚梦云敧。
团团明月影愁窥。


试展眉图迷眼缬,暗移裙钗惜腰肢。

莫惜清尊领客同。
已无花伴舞衣红。
强歌归去莫匆匆。

翠玉峰高鹭点明。
縠纹波动鸭雏生。
湖山宜雨又宜晴。

历尽长宵梦不成,欲明人自怕天明,兰汤初灭小银屏。


露染花枝常滴滴,香寒绣被更清清,早知新恨又重生。

浅碧柔黄玉颗长,倩人垂手入兰汤,温存心性怎禁当。


方束素时纤指滑,欲缠绵处粉襟香,为谁无语在匡床。

纨扇轻裁蛱蝶罗,杏黄衫子晚晴多,卷帘双燕引新雏。


衣润先教笼鹊尾,髻松常自约犀梳,蔷薇小浴纳凉初。

残雪笼晴作冱寒。
北风吹浪过前滩。
远山云气尚漫漫。

阳气初升土脉苏。
东郊人散欲回车。
一时春雪十年无。

水外山光淡欲无。
堤边草色翠如铺。
绿杨风软鸟相呼。

寒透珠帘怯晓霜。
灰飞缇室验回阳。
坐看红日上修廊。

玉骨冰肌软更香。
一枝丹棘映青裳。
相逢归去未须忙。

冻卧袁安已复苏。
闭门那患出无车。
似渠人物到今无。

春到衡门病滞苏。
力强犹可驾柴车。
少年狂望一时无。

体粟须烦鼎力苏。
流涎正值曲盈车。
坐来兽炭拨还无。

过雨花容杂笑啼。
淡妆深注半开时。
娇娆情态自天姿。

晓日晖晖玉露光。
枝头一样斗宫妆。
可怜娇额半涂黄。

一样檀心半卷舒。
淡黄衫子衬冰肤。
细看全似那人姝。

横画功夫想未全。
双双文彩羽仪鲜。
和鸣偕老是天然。

模样偏宜掌上怜。
云如双鬓玉如颜。
身材轻妙眼儿单。

庾岭烟迷夜寂寥。
罗浮月冷路迢遥。
可堪空色不相遭。

斗草归来拾翠钿。
日长深院罢秋千。
绣床斜倚只思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