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风竹林间绿笋竿,洞门白昼忽阴寒。


仙人解唤雷行雨,却与玄都洗石坛。

山雨初来一鸟啼,千村白雨动成畦。


何由得买双乌犊,乞取荒田自在犁。

夹径苍松十丈阴,落花仙馆昼沉沉。


林间风定晚烟白,江上月明秋水深。


梧叶小窗怜醉卧,芙蓉别院忆行吟。

春在青林野水滨,酒壶随处伴闲身。


偶来仙馆题诗句,贪看桃花忘却秦。

鸡豚殆尽官军过,豺虎犹存野老愁。


万一皇恩更宽大,会令戈甲变锄耰。

携手孤峰蹑紫霞,船来陆到总无差。


从教庐阜传三笑,要学双林会一家。


格物隐然参柏子,餋心即是炼丹车。

天地君臣义莫逃,乘田委吏圣躬劳。


江流对我何须急,山势迫人空自高。


本乏长才供盛世,宁惭败絮拥绨袍。

一夜清霜逗晓晴,桑林脱叶似滩声。


云边恰有惊鸿过,直作滩头细橹鸣。

征人颊热共占霜,忽报冬温是雨祥。


正向愁边闻吉语,三霜两假是寻常。

但觉村深好,青山分外多。


连延俄耸拔,回复又坡陀。


风冷平沙雁,天空上水鹅。

摘桑看火,休来聒我。
我无成都之桑八百株,只有东海薄田数顷馀。


归来高卧先人庐,课儿朝耕暮读书。

籼稻青青小麦黄,一村茅屋枕方塘。


家家缉苎车声响,不道豳风在故乡。

去去来来霜满颠,贪他毕竟被他缠。


挥戈有术思回日,鍊石无功愧补天。


崇让每探刘实论,□疑将续夏侯篇。

远树生烟漠漠起。
九龙峰色青于髻。
素字谁传江上鲤。
笋舆访古出秋原,山网重重护石田。
水接桃花源上路,人行巫女峡中天。
要令陶冶夸盘谷,何必丹青貌辋川。
偶脱尘缨百虑宽,更穷目力快遐观。
旋谋浊酒招强伴,行拾落英供晚餐。
树拥山根张密幄,云随雨脚是惊湍。
白云起处山樱发,绿柳垂边水蚁鸣。
唯有晓寒殊未减,重裘还似冒霜行。
微月悬孤榻,残云过断塍。
松风林外笛,茅屋水边灯。
久坐忘为客,清吟未得朋。
老树依沙岸,柴门上下邻。
断桥归郭路,细雨过溪人。
白鹭双飞去,黄花数点新。
残月欲低溪水明,林香拂拂晓风清。
鸟从万木阴中响,人在乱山深处行。
境异自令心独赏,趣幽翻觉句难成。
摇摇理舟楫,杳杳事徂征。
溪姓犹缘荻,村名半带城。
冻云含雪意,老树挟风声。
路接秦淮燕尾分,落花飞絮昼纷纷。
丽华妖血埋春草,卞相忠魂贯夜云。
塔耸长干当马见,鸟鸣抟黍隔溪闻。
一竿斜日映帘低,百丈遥牵入贵溪。
社日忽惊玄鸟至,春风时听鹧鸪啼。
墟烟渺渺天将暮,江草萋萋路欲迷。

向晚梁溪道,秋光满画船。

山明低落日,波净倒涵天。

远市分残雨,丛林起暮烟。

山雨朝来歇,江流午渐平。
帆从天际落,人在镜中行。
孤鸟入云没,群峰接汉清。
寒潮高于埭,黄流濯西河。
人牛力俱壮,相与冲流过。
潮落势叵御,转棹依丘阿。
晚出城西门,循墙过南境。
夏桥日沉辉,沈店月成影。
纳纳川路遥,聒聒水声冷。
后衕环村尽溯游,凤山寺下换轻舟。
舟人努力双篙急,引得清溪逆岸流。
簇簇苍山隐夕晖,遥看野雁著行归。
久之不动方知是,一搭碎云寒不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