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闲向山僧理旧闻,佛楼携客话秋云。


谁知八部天龙力,曾护昌黎谏佛文。

寒钟声送暮云飞,铜绣桥边客棹归。


极目隔江烟树里,峡山孤塔上斜晖。

山钟飞作郡楼声,访古人来百感生。


叶叶莲花开怪石,留衣亭畔独题名。

无复山神护法时,萧条赐额冷云楣。


重扶一片空山石,来读先朝运使碑。

难振宗风似昔年,两山狮象卧寒烟。


佛门各斗无边法,僧讼传家袖影田。

唐颠宋蹶电中过,佛法其如世运何?


一例称师更称祖,可怜人拜大峰多。

铜壶水竭荔无阴,镜塔荒凉古藓深。


妙法莲华随劫尽,萧萧落叶写经心。

漠漠荒山仗佛开,千年古木半摧颓。


惟应一勺灵泉水,曾照元和太守来。

十月虹桥买棹行,临昆山色眼中横。


更无东晋残碑在,一抹寒芜故县城。

香台隐鹫峰,钟声云萝深。


半壁见灯影,虚空闻梵音。


忍草被幽石,灵花曜阳林。

清游吾有分,浑似昔曾来。


野屋凭高住,青山到水回。


欲看灵岫远,须待晓云开。

实欲看山雾不开,几层仙掌似莲台。


未应华岳君能比,可诧予因望国来。

三年两过灵山寺,今日初尝峡口泉。


井脉但凭岩叟说,茶经曾记岳僧传。


一身病肺嗟岐路,千里归心向洞天。

灵山未是别乡山,回首吾庐咫尺间。


明日出山家渐远,乡心从此上愁颜。

骑曹公事日纷纷,荀令香炉欲罢薰。


冷雨定知还作雪,好山无奈只藏云。


看花便觉名何用,劝酒谁能耳不闻。

灵山法会何曾散。
此地神光满。
丁公潭下百雷霆。

玄晏先生早著书,圣朝未降软轮车。


满头霜雪机心息,三径蓬蒿俗客疏。


千首好诗传辇毂,一枝仙桂耀门闾。

示病毗耶金粟影,出山五祖金仙相。


神妙通灵顾虎头,白莲香火空诸妄。


腊中发药补衰朽,扶杖清风看花柳。

野寺乘凉雨,宜从志喜论。


桥分一水隔,城列万家屯。


乐寓东山妓,贤归北海樽。

送君报最登朝路。
初整曹装处。
又因杯酒见馀情。

尘俗自尘俗,幽奇自幽奇。


竞渡殊污人,正尔无所之。


城隅白云堆,涌出灵山诗。

古来云海本茫茫,见素谭玄总自藏。


挥手出门何处去,华阳且道是仙乡。

玉溪深处灵山阁,一片孤云飞野鹤。


从人索相问穷通,照破髑髅错不错。

使君襟抱中秋月,闲饮宾僚醉野人。


倒载去寻高阁古,落成未试一桥新。


山城明岁当回首,云路兹时好发身。

塔院横塘草,阶梯大谷林。


风声迷近渚,雨气暗遥岑。


索面僧回钵,持醪客屡斟。

厌听江声客兴残,西风催送白云间。
高卧小窗闲,对雨镜休看。


锦石池塘秋潋滟,蕊珠宫殿夜清寒。

灌木阴中共倚栏,飞来苍翠落檐端。


满林花雨诸天近,六月松风一座寒。


鸟入乱云翻影灭,蝉当斜日送声残。

松竹清阴覆古庵,宛如灵鹫拥精蓝。
相君下马行吟久,得意宾僚有二三。
千骑争驰乐未央,绣衣银甲映花香。
回看城市炊烟绿,嘉惠生民不暂忘。
雾敛春郊现烛龙,偶来禅刹问真空。
当门一曲清泠水,物外人间便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