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凿破巅崖透碧流,小舟轻泛入深幽。


石鳞映水玻璃皱,山势凌空翡翠浮。


云护渊泉晴欲雨,寒生洞府夏成秋。

松窗侵翠霭,经案接旃檀。


疏雨度高阁,轻风生暮寒。


再来禅院净,真远俗尘干。

日入兴难尽,看山夜若何。


寒潭生月小,空谷受云多。


樵唱出萝薜,禅灯下芰荷。

铁缕袈裟旧,虬松枝干长。


神僧归寂寞,林壑望苍茫。


野鸟啼空谷,虚堂闻妙香。

鸡鸣峰外日曈昽,欲去踌躇兴未穷。


索笔请题青石柱,留名愿附碧纱笼。


重裘迥触千山雾,回辔轻随一径风。

区区不觉路岐难,尘土衣冠喜动颜。


已见成书归上国,更逢便道览名山。


随轩幸涉三时久,弭节仍陪半日闲。

东国名高独此岩,群峰环抱自韬钤。


道场岑寂规风古,禅室空疏杖喝严。


木落有时飘殿角,云寒终日蔽山尖。

征尘汹汹顿消磨,路入灵岩好趣多。


崖穴透空疑昼月,泉池凝渌似春波。


锦帷香细薰千佛,金殿灯明觉众魔。

天下被泽久,诗人歌旱麓。


廉按重时选,巡行当岁熟。


优游今日心,憩息兹山腹。

吏役谁婴绕,寻幽得二三。


穿云离古观,冒月宿灵岩。


乘兴诗何择,孤游语自缄。

坐邑传闻此岩好,心疑好事张浮辞。


及来胜境穷游览,却悟前言有漏遗。


触石烟云如障俗,倚崖殿阁半乘危。

百丈苍岩入杳冥,高低气象本天成。


藤蟠翠壁龙蛇动,涧泻断崖风雨声。


不许画工为润色,只应诗伯长馀情。

秋风敲叶漾湖光,两两星华古寺傍。


晓日一川迎使节,晚山十里送归艎。


风流我已非山简,宾客公应念葛彊。

吴王避暑地,西施采香路。


陵谷偶未移,山川尚如故。


遗宫俱泯灭,轮奂乃僧户。

玉文山后灵岩寺,四百年来选佛场。


满地白云关不住,石泉流出落花香。

诘曲山蹊远世氛,荒寒古寺荐炉熏。


清泉迸石韵寒玉,翠逻倚天施白云。


半藏石经真健妇,一龛古貌现声闻。

七岁尝来此,于今五十年。


当时随杖屦,名刹在林泉。


已废嗟何及,犹存亦偶然。

古寺香台客到稀,闲云无伴待师归。


霏霏偏解护禅榻,片片宁堪补衲衣。


舒卷任缘那有碍,去留无著总忘机。

破晓登危巘,行行入翠微。


琴台松韵细,香径露华晞。


地僻幽花吐,池晴浴鸟飞。

灵岩携上客,石磴倩僮扶。


掬水临双井,凭高瞰五湖。


烟霞迷古洞,霄汉插浮图。

阖闾城外草芊芊,桃花杏花红烂然。


物华两岸眼零乱,画船春水如登天。


棹歌却转横塘去,山寺钟声日将暮。

娃宫无复有楼台,佛刹而今亦草莱。


衲子尽随飞锡去,将军曾此驻兵来。


青山衔日犹前度,沧海扬尘复几回。

兵馀重到古禅关,无限伤心四望间。


林下点头皆炮石,门前战骨似丘山。


剑池屡变珠光赤,盘石犹沾血点斑。

因访灵岩寺,羊肠山径遥。


云峰攒玉笋,霜叶染红绡。


希有存孤塔,崇兴见古桥。

云岩一别几经年,此日重游亦有缘。


祇树阴森寒带雨,涧泉澄莹碧涵天。


满窗风月供吟句,半榻烟霞伴坐禅。

古寺苍苍不计年,到来拟结半生缘。


僧闲了悟空中性,地僻分明物外天。


满室香烟初起定,一天花雨正谈禅。

风景无端拥寺门,望中山色几重分。


泉声满室长疑雨,树影当窗半是云。


一派禅房依涧转,数声清磬隔林闻。

偶乘清兴扣禅门,碧霭深中一径分。


响杂梵经风入树,暝侵色相石生云。


三千佛界中天见,百八钟声破晓闻。

塔挂残阳欲暮天,灵岩支港泛归船。


回头却顾经行处,云际钟声破晚烟。

凌晨避暑作清游,烈日方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