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晨出东郭门,初日照我颜。


春风吹习习,好鸟声绵蛮。


岩阿见黄屋,登披寻神山。

帝阙东来灵谷寺,个中但少一寻师。


千行松下当容杖,八德泉头尚欠诗。


今日林惭应属我,旧时墩姓又从谁。

宝公灵骨未全隳,宝地金书特护持。


塔徙总输龙蜕处,钖飞宁复鹤惊时。


琵琶街畔疑天鼓,舍利轮中表物仪。

往日出门去,萧森十里松。


梅花因太祖,香水自神龙。


烟雨宫城暗,莓苔辇路封。

灵窟负花辰,梦痕涴层叠。


荏苒春复还,僧约乃如谍。


提携缺望俦,轻车骋蹀躞。

遥忆羊肠路,初行未觉通。


前途须自到,真境与人逢。


五字闻孤唱,三更梦远峰。

风递歌声过,令人毛骨寒。


我歌青竹枕,公咏白云端。


一啸天地窄,再歌胸膈宽。

深冬翠壑尚春姿,八座舆骖共此时。


今代珠林开净境,千年金塔礼真师。


泉边倚榻逢僧话,树底穿云避鸟知。

至日上方吟送酒,尽看鸾鹤在烟霞。


阳回嶰谷时方泰,山绕钟陵境自嘉。


林下幽香逢蕙草,水边春信见梅花。

青霞宿雾净朝阴,长笛洞箫悲远林。


云窦泉流一壑静,石门路入万松深。


回廊古壁留名画,坠叶冷风助梵音。

谷寺新春到,山深岚雾寒。


苍松立万壑,宝塔青云端。


不睹崇宫丽,那知法界宽。

莲宫青嶂合,松门石径通。


窈然深谷里,疑与秦人逢。


涧底藏馀雪,窗中列秀峰。

疏林澹澹挂斜晖,眼底游人看渐稀。
芳草尚留珠履迹,香风遥送玉骢飞。
山空转觉烟云净,春好何须锦绣围。
宦情潇洒有馀闲,古寺幽芳得共攀。
坐里氤氲香作国,醉中倾倒玉为山。
陇头驿使春相问,岭外音书远未还。
白苎新披若不胜,素娥环佩自盈盈。
妆开半面寒仍敛,笑入微风态更轻。
翠羽有心窥艳蕊,青苔何意待飞英。
灵谷东风放早梅,寻芳词客共徘徊。
只疑白鹤随飞锡,忽见天花满法台。
疏影离离笼淡日,清香片片洒流杯。
路转深松过密筠,天开瑶圃迥含春。
曲中玉笛吹残雪,梦里仙衣想美人。
未许蝶蜂侵瘦骨,谁将沆瀣濯花神。
钿毂正芳茵藉地,驰驱相属。
苑郊四围秀木。
衬几点、残红如慵膏沐。
买栽无地,寻幽古院。
可胜却、珠帘蕊馆。
洛花绝异,露黄娇婉。
梵宫今历几春秋,十里松杉石径幽。
率土尽传禅法象,谈空何怪晋风流。
茶铛有焰飞丹鹤,香殿无梁架赤虬。
小队冲寒路不喧,长松影落给孤园。
迎风十里旃檀气,负郭千家古雪村。
灵月自生空谷底,暗泉环漱半山根。
一径万松通,钟山俯梵宫。
谷声虚应掌,塔影峻凌空。
不坏金身古,无梁宝殿雄。
王气腾空近祖陵,梵宫深护白云层。
青山入坐岚光重,翠柏当轩爽思凝。
下界尘氛浑不到,上方楼阁记曾登。
胜日来游到上方,松阴深处石泉香。
穿林喜有双僧引,把菊宁无一醉偿。
秋景恰和诗兴好,宦心那似野情长。
高秋时节快登临,云外僧房竹院深。
一啜清茶忘世味,偶听多贝了禅心。
小童解作天魔舞,佳客能成白雪吟。
冠盖联翩胜地来,登高便觉好怀开。
金陵王气传千古,玉署文光烛上台。
祖饯莫辞今日醉,使槎将及晚秋回。
钟阜东来一径深,偶因名胜访祇林。
鸟衔桂子僧前落,帘卷山光户外侵。
万里长江供远望,六朝遗迹助豪吟。
灵谷依然古迹存,松间同踏旧苔痕。
几湾碧水分围寺,一路青山直到门。
疏柳亸阴连下界,轻云将雨过前村。
翠盖亭亭立万松,宝坊遥倚白云峰。
元戎肯结新诗社,词客能谈旧讲宗。
分供泉香思瀹茗,隔林风定忽闻钟。
志公塔下白云重,时傍园林听禁钟。
群鹿总多千岁色,万松何羡五株封。
桥山弓剑今虚远,汾水楼船不易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