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蓑笠携锄事宛然,敢将踪迹比前贤。
此中风趣吾差识,惭愧宁河过十年。
最销魂、夕阳初暝,残红栖软芳草。
东风只顾催离绪,又放柳丝青袅。
春易老。
叩红弦、画图飞入,楼台如此幽境。
重阳风日今年好,动我醉怀吟兴。
栏共凭。
澹澹青空远,亭亭碧巘重。
忽惊雷雨送飞龙。
欲洗玉芙蓉。
南郭山人隐几处,青山白云无所住。
万壑度尽松风声,更向了堂参一句。
葛生家世居桐川,开园种竹临平田。
时时酒后发豪兴,凉风疏月落诗篇。
今年见我容台署,手执纨素三尺许。
谁研清露染霜毫,扫出潇湘万玉梢。
满地苍苔穿稚笋,一溪流水浸香苞。
风雷夜撼龙蛇窟,烟雨寒倾翡翠巢。
秀州城南烟水多,当年此地频经过。
同游俱是高阳侣,临风呼酒还悲歌。
湖上高楼锁烟雨,步久荒凉已非故。
当年帝子度湘水,手抚五弦弄素琴。
玉琯散为千荡筱,至今风雨作龙吟。
迷蒙寂历渺愁予,幽谷无人萧以疏。
安得一舟维此际,卜居渔父傲三闾。
卅里湖边路。
带长堤、红桥曲折,绿杨无数。
云隔烟迷人迹远,只有青山当户。
风起鸳鸯湖上秋,临流欲渡苦无舟。
我来竟未逢烟雨,红出斜阳画里楼。
烟雨溟溟趁落成。
只应天欲称佳名。
万丝明灭青山映,匹素浓纤渌水萦。
楼观数南国,烟雨压东州。
溪山雄胜,天开图画肖瀛洲。
我破瀛洲客梦,来剖仙都符竹,乐岁又云秋。
桃花流水武陵源,烟雨冥冥暗一川。
试问山中避秦者,不知此景是何年。
傍家亭馆占湖东,寂寞为邻祗陆公。
竹树一堤如有碍,乾坤万象自无穷。
棹歌远入秋波绿,塔影中分晚照红。
人多晴昼至,此趣未应知。
我独身常寓,烟霏雨暗时。
曀添波面阔,绿压柳丝垂。
溟溟复霭霭,极望欲无涯。
村远如相合,天低若四垂。
橹声因湿小,塔影被云欺。
风发发,雨潇潇。
渡船未度山相招,骑驴不知前路遥。
路遥抵何处?南山之南且稳住。
凫雁人家秋水多,澹烟疏雨暗渔蓑。
分明记得南塘路,何处行舟《白苎》歌。
江南旧物澄心纸,百数十年谁得此。
挥毫无复老元章,付与承家大儿子。
展开素幅作湖山,点染兴入苍烟间。
烟色含微雨,秋声起暮涛。
水行天共远,云触岫同高。
小泛随渔笠,闲情寄野醪。
岚光滴翠水漪澜,碧射危楼六月寒。
晓色斜阳真可爱,争如烟雨倚阑干。
烟雨暗储胥,归人恋弊庐。
薄游非所愿,端坐欲何如。
妄拟闲情赋,讹抄定性书。
积雨迷江岸,炊烟逗草莱。
鸥群飞不见,帆影望中回。
容台仙老岁寒姿,惯写潇湘玉万枝。
近水烟梢微有影,隔江雨叶远含滋。
鸟声多在黄陵庙,草色遥连屈子祠。
日永祇林幽,江空自生碧。
谁能载酒游,烟云随挂席。
觉华禅宫隔烟水,楼阁斩然插天起。
望中不见金碧辉,宛在空虚云雾里。
云雾朝昏阴复晴,隐隐映映明不明。
十度凭栏九度晴,今朝烟雨一舟横。
雁飞难辨空中字,橹过惟闻暗里声。
软浪成花吹寺壁,冷云如墨滚轩楹。
冥冥鸟道入云孤,万树苍茫望有无。
罗汉岚昏乡信杳,南仙瘴暗锦书徂。
记从槜李登楼赋,画就潇湘泛夜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