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遗芳重见廿年迟,凄冷心情只自知。


未惜命酬倾国色,应怜才尽送春诗。


池经凝碧仍弦管,殿入披香乱絮丝。

西山只作伤心碧,野寺遗开照殿红。


谁识花前旧年少,愁看鬓底百春风。


诸天帝释终为漏,一念冤亲未易空。

山谷谪荆州,复入都下梦。


小窗逢春暄,撩人花气重。


今我住梦中,风味略相共。

三叠阑干铺碧甃。
小雨新晴,才过清明后。
初见花王披衮绣。

白玉阑边自凝伫。
满枝头、彩云雕雾。
甚芳菲、绣得成团,砌合出、韶华好处。

乱后寄僧居,看花恨有馀。


香宜闲静立,态似别离初。


朵密红相照,栏低画不如。

谁将野逸拟徐熙,一种妖红晕玉肌。


应是陈闳被宣召,沉香亭畔写杨妃。

沉香亭畔玉傞俄,叠叠春山捧翠螺。


何似江南天水碧,周娘亲为剪宫罗。

百种沉香亭畔枝,锦嫣红醉午风迟。


那期虢国夫人到,淡扫春山八字眉。

坐深那论主和宾,总是乌衣巷里人。


差胜红丹与白药,一般花蒂两番春。

白日当卓午,狸奴睛一线。


胡为尚颓然,曲肱掩其面。


得非薄苛醉,毋乃干陬倦。

亦知春事易阑残,思到鸰原泪不干。


却恨苍头供卯酒,谁家白屋有晨餐。

绿跗红萼两乡同,峭冷狂霖一慨中。


留得洛阳培土法,明年并蒂赏东风。

金陵汝醉牡丹下,余亦故园呼一尊。


今年花发原无异,我向金陵汝故园。

飘尽棠梨见牡丹,折花行酒莫留残。


洛阳春事知尤少,无那明年两地看。

半幅生绡墨乍匀,天然貌出玉精神。


朱栏下尽葳蕤锁,却是丹青解误人。

四月王园醉牡丹,仍逢芍药拥朱栏。


毋论百种俱争媚,为殿群芳且细看。


谑浪古时传洧水,风流今日冠长干。

学士银鱼焚不迟,居然陶令傍东篱。


谁云晚节无三友,忽许天香借一枝。


赐紫独应夸彩服,配黄双可荐金卮。

中庭残花欲堕枝,瞥见还疑初发时。


自开自落不成态,乍雨乍晴将殢谁。


辞病敢言书作癖,问医端诵药为师。

春风唤愁愁日亲,痴坐兀兀动经旬。


上书解绶不得报,引疾杜门何所陈。


旧爱酒杯时避手,新知药裹实萦身。

牙牌占彩贴红纱,袅袅双茎欲努芽。


玉案遥将溱洧水,金盘绝胜魏姚家。


分从汉掌俱沾露,种出梁园不让霞。

平生爱花被花恼,每见牡丹常绝倒。


自从丧乱减风情,两年不识花枝好。


迩来谪堕烟雨中,行色日与春光浓。

牡丹家中州,尤者西邑洛。


姚黄妃魏紫,馀品皆落寞。


南方瘴疠地,寒暑互参错。

一缕铜炉沉水烟,庵中晏坐孰为禅。


灵山法会何曾散,莲社高风尚宛然。

鳞鬣从容戏碧漪,拈槌击拂更无疑。


闻经听法都休说,自是鱼中有导师。

嘉卉多生佛氏宫,一经鼻观便圆通。


妙香来处非和合,岂在根尘吸染中。

绝代名葩雒下无,香分螺黛十眉图。


花中不辩来么凤,叶底多疑是绿珠。


罗袖浅将苔色染,玉盘寒爱露华濡。

花亦有黄裳,移从上苑旁。


枝枝新御气,叶叶旧天香。


露滴成金液,风吹到玉觞。

繇来南海上,未有雒阳花。


植自将军手,频开朵朵霞。


香教天早暖,红使露多华。

花估持来远,兼金买几枝。


露香多在蕊,酒晕更生姿。


地暖重楼少,天晴淡粉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