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金沙开遍牡丹忙,更簇酴醾上架芳。


霞绮罗纨围国色,玉堂金屋拥君王。


妆成三月春光富,留得一年花事长。

国色凝香,露华垂槛,苔痕欲上阶砌。
不就轻黄,还成嫩碧,接叶交柯无二。
石家金谷。

侯家万朵簇霞丹,若并霜林素艳难。


合影只应天际月,分香多是畹中兰。


虽饶百卉争先发,还在三春向后残。

腻若裁云薄缀霜,春残独自殿群芳。


梅妆向日霏霏暖,纨扇摇风闪闪光。


月魄照来空见影,露华凝后更多香。

不必繁弦不必歌,静中相对更情多。


殷鲜一半霞分绮,洁澈旁边月飐波。


看久愿成庄叟梦,惜留须倩鲁阳戈。

仙亭牡丹树,不数玉山桃。


忽漫相逢处,开花烂熳高。


彩云停度曲,迟日动挥毫。

此地无车马,名花亦自开。


何须照罗绮,但遣绝尘埃。


近水红云绽,凭阑白日回。

东亭尝种广陵花,美艳新增出旧芽。


小魏风标高洛品,大乔流徙得孙家。


丹砂缬妙深难染,白玉冠危莹绝瑕。

从来三月赏芳妍,开晚今逢首夏天。


料得东君私此老,且留西子久当筵。


柳丝偷学伤春绪,榆荚争飞买笑钱。

风养花王接舜薰,始知仙圃别藏春。


欣闻东道招来数,得见西京谱外新。


九萼压丛看易失,万金邀客日须频。

正是花王谷雨天,此携尊酒一凭轩。


阳台几日徒惊梦,息国经年又不言。


但得留连词客醉,算难回避蜜蜂喧。

锦堂重赏牡丹红,不惜残英数日空。


嘉艳岂无来岁好,清欢难得故人同。


谁言山下曾为雨,只恐身轻去逐风。

牡丹亲植锦堂前,回首光阴二十年。


一见开颜如有旧,三来经赏岂无缘。


竞新品目应输洛,独守单平似信天。

穷边无处睹春荣,咫尺常山似洛城。


会得主人将雅意,欲教邻境伏香名。


全开正弄朝霞色,半谢犹含暮雨情。

几酌西禅对牡丹,秾芳还似北禅看。


千球紫绣擎熏炷,万叶红云砌宝冠。


直把醉容欺玉斝,满将春色上金盘。

一春颜色与花王,况在庄严北道场。


美艳且推三辅冠,嘉名谁较两京强。


已攒仙府霞为叶,更夺熏炉麝作香。

青帝恩偏压众芳,独将奇色宠花王。


已推天下无双艳,更占人间第一香。


欲比世终难类取,待开心始觉春长。

何须风雨苦相催,自结东君不在媒。


开晚要当三月盛,艳高宜作百花魁。


好期天上香魂返,长对樽前醉玉颓。

国艳孤高岂自媒,寒乡加力试栽培。


当时尚昧随和贵,今日真逢左魏开。


名品已先推洛谱,梦魂唯恐失阳台。

欲集珍丛称此堂,春来栽槛首花王。


连砧不动开犹少,对酒多情格自强。


白昼已凌乡锦色,清阴宜接讼棠芳。

骈枝三出牡丹红,奇有双头结未工。


宛似灵芝相并秀,瑞云攒处起香风。

牡丹经雨发香芽,满地新红因饿鸦。


利嘴可能伤国艳,只教春色入凡花。

紫云何处飞来,仙家别有藏春洞。
刻缯纹皱,镂檀色腻,薰脐香重。
谷雨初晴,榆烟新换,楝风微动。

十年不见小庭花,紫萼临开又别家。


上马出门回首望,何时更得到京华。

为爱脸边著晕,更怜肌里生香。
此花端合占年芳。
两朵那堪一样。

晓雾须收霁。
牡丹花、如人半醉,抬头不起。
雪炼作冰冰作水。

漫说中人赋十家,春风争买走香车。


梦中彩笔新传得,要代欧阳更品花。

东来花种满西园,谁与乘槎客细论。


从此全球作香国,五洲花拜一王尊。

花落花开怨别离,锦屏人更惜芳时。


珊珊亭畔寻香梦,重唱风流玉茗词。

爱教花里筑妆楼,霞彩云芳艳影留。


传与姑苏新样好,春风扶上美人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