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淮水风高雁影微,澄江潮细鲤鱼稀。


客愁正怯江东雨,花落青林闻秭归。

山溪易涨易为消,我到欣逢雨泽饶。


旅馆暂停需晓霁,扁舟堪放趁秋涛。


重阳节近黄花好,野塞云寒白雁高。

方斋元在玉山深,六月都无暑气侵。


一县闲人都不见,四方贤者始来寻。


烟岚处处多真意,钟磬时时起梵音。

浙东山水几多山,公在家山定自闲。


白发肯抛诗卷外,清愁须著酒杯间。


岂无兴寄穷登览,犹有心情记往还。

章泉风日来时路,烟雨南豅归去时。


已过重阳犹菊蕊,又将十月忽梅枝。


周游放浪家家酒,展转流连处处诗。

谁欤赋奇诗,索我玉山研。


产石斫未久,所落荒野县。


如公笔阵高,岂足供法战。

宿雨起微潦,轻风生早凉。


叶叶一飘蓬,溯浪开晴光。


沿洄几年泛,眼熟云水乡。

翻云覆雨功名事,到底谁称一世雄。


邂逅酒杯还小醉,强酬诗句苦难工。

要知爵服人人别,不信弦歌个个同。


指点苕溪归棹远,西风吹梦藕花中。

玉山四句偈,看了百千回。


不是为送僧,不是为寻梅。

苕溪秋碧卞峰浓,莼菜鲈鱼兴味中。


制锦归来应自适,角巾行往与谁同。


才华便合为时用,士论须知得誉隆。

雪岭吹寒雾,行田过远村。


班荆得佳士,促席置清尊。


官业从兹始,离怀不用论。

鹭鸶林到岁寒轩,屈指如今十六年。


当日玉虹桥未有,山川只是旧山川。

小山培塿沟中蛙,大山宛转行黄蛇。


风吹海雾曲尘起,山头红树红如霞。


东来明月无根蒂,我行忽至山人家。

楚岸湘烟卜筑宽,孤亭修竹半临湍。


经冬青青杳霭色,长夏肃肃高云寒。


坐引清风摇佩玉,闲看佳句满琅玕。

中朝清誉归山宰,尚忆琴樽在竹林。


绕亭自泻双溪色,开径从遮十亩阴。


有时手携绿玉杖,长日卧听青鸾吟。

旅舍萧萧百感牵,松涛一听一泠然。


旧时汉苑昌华外,今日城隅古寺边。


夜半鹤惊沉远漏,空寒星动落残烟。

故人书自玉山来,细认缄题手自开。


怪问道途淹岁月,惊看笔札出风埃。


陆云自是三吴俊,百里原非庞统才。

前行久矣又同行,迟速无常莫算程。


握手江心增感慨,玉山楼下话深更。

吾慕竹溪逸,爱此竹树林。


悠然展幅素,绿玉何萧森。


万竿挺寒翠,千亩横素阴。

君游浑未倦,侠骨尚翩翩。


壮志禽填海,轻姿鹤上天。


词人今古赋,策士短长篇。

十里筼筜谷,幽居称考槃。


郢都连负郭,沱水引飞湍。


绿雪双溪净,苍云一径寒。

翠竹黄花辇路苔,呼鸾人上粤王台。


来禽果向檀郎掷,芍药词矜郑女裁。


鹊驾定将斜汉合,蝶眉横对远山开。

岁暮寒夜。
喜良会,春无价。
不眠不坐,分明笑靥,更点唇朱,早又妆罢。

晴云欲雨北城根,草堞萧条风更喧。


人语桔槔鸣浅水,角声楼橹隐遥村。


迷阳已阻山中约,炙背真成野外言。

暂凭尊酒送无寥,香印风吹字半销。


明月断魂清蔼蔼,桑林蚕后尽空条。

谷雨初干可自由,荷锄原上倦还休。


醉迷芳草生春梦,谁识东陵是故侯。

我欲从君马首东,钱塘湖上看东风。


六桥歌舞欢娱地,万井楼台深淡中。

爱君谈笑俱清绝,昨日相逢是几回。


春色不将尘事恼,杏花移得上窗来。

相逢何事且徘徊,泽国桃花岸岸开。


见说衡阳南去路,秋深无雁寄书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