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青鞋博得杖头装,笑逐胡姬唤酒尝。


任使桃花开落尽,总然还是旧刘郎。

王叟青乌夸秘传,逢君却耗买山钱。


老夫尽有容身地,且傍春风住几年。

才歌白苎水生凉,脉脉柔风送暗香。


记取郑公三伏日,碧筒徐吸紫霞浆。

万条青玉逼云寒,余箨犹堪剪作冠。


张廌莫跨居处好,王家亦自有琅玕。

旸湖千顷白云流,百尺隗俄在上头。


欲语超然无可道,不牵尘世一丝愁。

有时峡坼流云逗,有时云薄峰尖透。


主人蹑屐伛偻归,剪得氤缊满双袖。

纷纷金粟万如来,移自西方七宝台。


笑杀中秋灵隐夜,总令收得不堪栽。

千寻碧皱倚空蒙,湖眼山眉态不穷。


错讶楼台缘蜃气,中天涌出化人宫。

天花争坠不黏身,下作东林红锦裀。


却恨酒醒眠起后,悄然无计一留春。

小阁疏帘面面开,不知何处送青来。


佛螺欲傍斜阳敛,那有珠丝系得回。

从他赤日也清凉,室利南来是道场。


不似石家金谷地,热心偏向绿珠忙。

鲸口初分玉涧余,金鳞点点跃青渠。


欲知鱼乐无如子,曾向澄江梦作鱼。

百里山行迷碧草,息心对山觉山好。


六朝僧去忽千霜,三秋招隐惟五老。


一峰初上晓松哀,瀑布声闻客绪开。

遥夜肃已静,朗月照重湖。


风窗倚天汉,星峤临蓬壶。


的的徐亭树,寥寥霜署乌。

三月雪消湖水清,湖光山色漾空明。
主人每忆春风里,使旆难纡故国情。
南望闽关依树色,东过汀渚听莺声。
宰我对问社,误看周人栗。
千载嘘遗风,竞言淬刀笔。
吹疵摘细故,脔胾凌万物。
袅袅驰虚车,钟陵寄檀轴。
报国惭匪才,阅人惯迂目。
几见大道周,平陂往还复。
康时在长策,会合良所难。
霜蹄信奇捷,岂困槽枥间。
君今入承明,驱车出齐山。
伊昔岁戊申,而我寓姑孰。
送送别梅冈,朱夏月正六。
今庚六月闰,三金火旋伏。
选胜名园傍斗城,客来倒屣笑相迎。
栏成曲折花争发,坐倚芳菲鸟不惊。
生草塘馀灵运梦,临池家绍右军声。
蛮溪箐峒靖烽烟,却似文成出镇年。
共拟投戈欣矢德,还来剔藓读遗篇。
极从太始图难绘,知自孩提薪已传。
山村茅屋迥,野雉奠三城。
此地曾传檄,何人壮请缨。
草肥连幕动,柳细别屯青。
洛下风流已屡更,望中歧路苦纵横。
轻车未见驱前辈,剩语徒闻病后生。
今古一机空自信,乾坤变眼为谁明。
东望钱塘水,南忆会稽山。
钱塘之水阔如许,举目可望不可度。
会稽之山杳何处,引首见云不见路。
凉凉非敢绝斯人,僻性惟宜水石邻。
不识可行还可止,旁人休讶是知津。
到处云山若可依,悠悠京国望中微。
何人漫费相思梦,不与秋风共载归。
闻道萧山有主人,为寻王翰卜佳邻。
野人亦有湘湖约,何日孤舟许问津。
春风桃李总依依,领得春心入翠微。
不是寻常挂冠去,洒然真若浴沂归。
几从江上过,危峰坐中见。
清秋披蒙茸,始得陟崇巘。
诸贤聚一堂,图书已识面。
司马南征甫偃戈,寻幽漫步入藤萝。
坐看剑卖还耕犊,会见农忙理故蓑。
闽壤烟消清永夜,粤江雨过涨新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