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五丁开嶂滚江流,百粤重阑一掌收。
贝叶露凝鲛室静,钵云波稳蚌光浮。
渔灯几点环空烧,城角数声洗昼游。
一珠天外阅中原,满目滔滔与汉连。
抱恻当歌宁为酒,临流击楫未销烟。
赤榕树底琴三叠,红蓼洲前秋半船。
南武天清海气虚,故呈瑞石拥扶舆。
客来影照澄潭水,坐久身环明月庐。
运甓陶公能可再,酌泉吴隐意何如。
尼珠曾现海遐荒,况有招提在上方。
取醉不辞光禄酒,披襟时散令公香。
天边暝色迷欹岸,窗外潮声送夕阳。
碧树明秋霭,清飙度晚钟。
回流彯组练,列嶂削芙蓉。
渔唱纷堪引,鸥盟浩欲从。
先祠石刻摩挲久,华胄遥遥企慕劳。
字古似观秦急就,词幽如读楚离骚。
不夸绝艺临池学,只羡清风誓墓高。
绝岛波心见,栖身玉镜中。
欲观鳌背日,还仗鹢楼风。
客思员壶外,云程若木东。
连裾江半醉残阳,烟绕三城柳半塘。
翡翠远围珠石小,珊瑚双蘸碧波忙。
僧雏睡处潮侵梦,鲛客归时水满乡。
珠海平看复此亭,群仙东下走沧溟。
旌旗隐隐夸池水,音乐飘飘想洞庭。
画舫夜浮江月白,离筵春傍柳条青。
青峰两岸郁含滋,水寺疏钟晚饭时。
僧供石泉留客语,人逢佳节乱乡思。
风牵水荇沉波碧,雨湿江云趁鹭迟。
花宫寂寂俯中流,四望风烟入早秋。
赤日浮光摇海树,青山倒影射江楼。
梵钟渔笛时相和,去鸟归云各自由。
尚有登临未了山,幽期重拟扣禅关。
轻含远屿看云出,低傍长林数鸟还。
醉眼川原从落魄,短筇岁月剩清闲。
天高孤月小,海阔万山连。
身世云间鹤,乾坤浪里船。
逃禅留客醉,开阁倚云眠。
海上明珠隔几何,迩年平地亦风波。
高歌未击中流楫,半醉独眠安乐窝。
出世神疑登佛界,凭虚身已跨天河。
万里江山雨后晴,碧天凉月趁潮生。
回澜砥柱中流稳,出海骊珠彻夜明。
烟火已怜城市隔,酒杯安得世尘撄。
苍树寒烟两渺茫,后来谁此吊兴亡。
晋朝风物今流水,萧寺钟声几夕阳。
话燕梁空春雨急,爱鹅人去暮山长。
幽寻兰若已多欢,更踏崇山望远山。
高阁路馀心未惬,秀岩目尽兴初还。
陇云凝素晴犹阔,篱菊分金暖尚悭。
雪花新霁玉云闲,庆侍来游古蕺山。
税驾且需明月上,捧觞徐戏彩衣还。
楼台灯火青冥外,市井笙歌缥缈间。
积雪满山寒不释,碧琅玕绕玉楼台。
林梢清韵风吹到,檐底疏阴月送来。
谁种筼筜翠扫天,拟将风月度流年。
当轩便是真如境,到岸何须般若船。
四山环绕翠岧峣,想见凌晨雪未消。
八万四千修月手,不知何处琢琼瑶。
雅爱江中寺,初秋物色清。
波平鱼网下,风动客帆轻。
剑气冲星落,珠光抱月明。
步武珠台上,依稀傍紫宫。
花明三岛近,烟没五云通。
山色青涵渚,江流碧浸空。
隔岸烟花是锦城,水晶宫里有歌声。
洲边鸥鹭随流至,窗外帆樯破浪行。
绕槛鱼龙风雨过,拍崖霜雪海潮平。
何处氛埃一点无,法堂清夜月明孤。
磬声喜得随风度,僧伴非为避世图。
沧海微茫超上界,高楼缥缈即仙都。
泓然小沧海,烱若明月珠。
楼阁起中央,突兀金仙居。
夜闻诸天乐,时有群龙趋。
泳日沧波面面赊,想从鳌背驻灵槎。
阴晴尽借渔人景,云水偏宜野衲家。
月镜东西浮殿壁,风帆下上掠窗纱。
古寺临珠石,高僧住镜天。
波环中印度,岸达上乘禅。
鲸吼通鲛室,渔歌杂象筵。
秦望山前晓雁斜,蕺山云外看黄花。
谁能蒂芥关心绪,且插茱萸伴物华。
岁计簿书宁有尽,日生公事了无涯。
因山盛启浮屠舍,遗像仍留内史祠。
笔冢近应为塔冢,墨池今已作莲池。
书楼观在人随远,兰渚亭存世几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