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初秋凉气散庭墀,高树云阴荫酒卮。
红涨雨溪花焕烂,翠翻风壁竹参差。
闲吟屡接山阳宴,爽籁新传太史诗。
也有调羹手,何人食性谙。
生憎刀俎上,鱼碎说分甘。
宫样团龙饼,殷勤织手煎。
但思茎露润,那惜豆萁燃。
拂拭复拂拭,馨香洁白心。
人间金碗出,铜狄共销沈。
何代婵娟子,云衣翠墨香。
莫谈天宝事,拥髻但凄凉。
天地壮奇遇,丈夫留浩歌。
魂归辽海阔,诗比蜀山多。
战垒云犹惨,厓碑血不磨。
无事溺君志,独于诗爱吟。
古香吹欲盎,幽恨写何深。
万马悲横剑,孤蛩忆抚琴。
欃枪何日扫金川,渺渺孤军万里悬。
臣力已衰思马革,壮心未已毕戈鋋。
一生欲树千秋业,百死宁期五字传。
南粤中丞悲画壁,西林少宰壮横戈。
毕生大节还天地,一片丹诚托啸歌。
昔岭人归辽鹤远,浣花溪冷楚猿多。
骂贼当年气至刚,儒臣风节比颜张。
清新诗句留寰宇,皎洁忠心达庙堂。
昔岭愁云空漠漠,浣溪清韵自汤汤。
名宿瑶编著爱吟,西充公暇韵同琴。
频摹止水青云句,总见甘棠膏雨心。
贼殪凤山舒浩气,忠书纪庙寓言箴。
瑰望硕儒,为郡盛族。
出宰名区,实继芳躅。
奉令前驱,罔不肃穆。
古有壮士辽海东,悲歌慷慨意态同。
常侯儒雅气融融,复能仗节全其忠。
伊昔射策捷南宫,铨推为吏尹西充。
周道吟翩鵻,出车颂雨雪。
怀哉三百篇,忠孝意已揭。
傥仅工文词,何以励臣节。
四载南岷治,循良秉洁操。
英风辉汗简,战血黯青袍。
缃帙披遗咏,纶音荷宠褒。
天讨申蛮徼,儒官解习兵。
储糈方奏绩,慷慨竟捐生。
小邑传遗爱,崇祠焕令名。
疆场事业厄蛮鞿,欲报君恩今已非。
猖獗凶酋原有种,善文循吏竟无归。
斜阳昔岭鸦千树,明月花溪庙半扉。
涖政西川越六年,臣心耿耿问苍天。
神人共鉴非凡令,士庶咸歌飞舄仙。
仓猝临危气益振,从容就义志犹坚。
医闾终古望崔嵬,灵淑应钟卓越才。
清唳有声霄汉上,如闻华表鹤归徕。
碧鸡金马助挥毫,牧宰频年意兴豪。
应有忠魂留昔岭,飞仙倡和五云高。
浣花溪畔树榆枌,刍酒年年酹使君。
正似西充凭吊地,灵祠风雨至今闻。
射策丁年取甲科,损躯慷慨事如何。
零玑碎璧均堪惜,字字分明正气歌。
亮节曾闻烈日如,巴山藏碧廿年馀。
遗编到处淋漓在,不见濡毫盾上书。
森严华表记流连,今日重寻翰墨缘。
往事尚存前哲去,遗编能守后人贤。
先生气节堪千古,我辈来观已百年。
奈此跳梁小丑何,与粮存没矢无他。
明知将帅疏防甚,死为君王杀贼多。
吟草编成诗古雅,浣花祠祭泪滂沱。
漫道心伤昔岭边,苍穹端底慰英贤。
忠魂已着花溪岸,义像常留武庙前。
爵锡簪缨垂百代,名彰彝鼎列千年。
长材岂与数争衡,盘错翻因利器生。
三载焦劳筹国饷,一朝仓卒陷番营。
直将劲节还天地,不肯全躯负圣明。
芳名久已入昭忠,血食千年俎豆崇。
职忝奉常襄祀列,每从酾酒挹馀风。
华表遥遥鹤有灵,忠魂常绕浣花亭。
十年几度祠前过,廿六人同重汗青。
岂惟鸿业在文章,大节昭然纪太常。
我是蜀人知最悉,至今立像仿桐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