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高亭俯瞰蓼蘋洲,人老香山月自秋。
过耳好音堪一笑,伤心往事只轻沤。
休嗟塞上明妃调,且送江头过客舟。
娉婷未嫁惜琵琶,借与诗人着意夸。
不数前人推引曲,只矜赵女绮罗花。
婷婷袅袅出纱窗,坐使红妆万目降。
翠袖薄笼春笋十,玉钗初合绿云双。
四弦对客追三叠,万唤令人忆九江。
岱舆之山走灵骨,化作劫外千奇峰。
此峰立我茅舍北,泼墨许我沧洲雄。
沧洲酒酣肆挥扫,章达高情尤绝倒。
仿佛琵琶海上洲,年年常与水沉浮。
客船昨夜西风起,应有江头商妇愁。
乌桕村边,酒旗飐、画出江南风色。
回首野渡荒寒,麋湖冻澄碧。
乡梦远、银鲈脍玉,甚长绊、季鹰词客。
寂寞黄昏,有人正、独自伤离伤别。
怎奈衣满啼痕,和衣也消灭。
刚屡日、鱼沉雁断,万千事、欲和伊说。
白傅风流迹尚存,萧条亭外又黄昏。
人间多少英雄眼,不把青衫拭泪痕。
香山居士骨已冷,文采风流今未遥。
捍拨何劳作胡语,寒江璧月想前朝。
涛波竟夕相喧豗,吴樯楚柁争倾攲。
人生聚散难为别,何况匆匆作胡越。
梅梢带雪下昭阳,明朝便隔关山月。
长城不战四夷平,臣妾一死鸿毛轻。
琵琶人去几经秋,司马青衫亦故丘。
唯有当时亭下水,无情依旧更东流。
浔阳夜泊送客船,船上谁人白乐天。
坐闻一曲琵琶奏,青衫何用涕泗涟。
岂知通穷良有命,君子当之无怨焉,虚使歌行世上传。
眉子空颦病眼羞,谁将雅意曲中求。
剩裁汉月传宫样,远割溪云写塞愁。
切切小弦玄墨雨,庚庚横理紫筠秋。
美人挥哀弦,上客叹蛾眉。
急响多悲思,孰知心所之。
感昔奉绸缪,不言生别离。
吴王废苑馀千载,尚有寒泉一掬清。
巧匠凿成推引手,断弦牵出辘轳鸣。
涓涓多似江州泪,轧轧疑如出塞声。
春江暖涨桃花水,画舫珠帘,载酒东风里。
四面青山青似洗,白云不断山中起。
过眼韶华浑有几,玉手佳人,笑把琵琶理。
多病多愁红叶边,琵琶切切到尊前。
过滩流水初成响,出谷秋声尽入弦。
梦断忽催金殿曲,恨长犹锁玉关烟。
草堂卜筑傍东林,老去寻山恐未深。
江上琵琶自秋月,如何却有世间心。
世间夫妇似君臣,门外天涯语是真。
一曲琵琶皆掩涕,无人传与买茶人。
何处琵琶向月明,粉墙低度晚风清。
夜深多少王嫱怨,寥落江州恨未平。
红颜共策息金戈,泪落哀弦奈若何。
昨夜单于毡帐底,分明犹说汉山河。
樱笋香时,有兰桨、打破千重银浪。
惊定还愕,疑当年苏小模样。
看画扇、亲题小字,谛观了、是真非诳。
双燕来时,正红杏、满院芳菲时节。
掀起帘子,闲倚胡床击诗钵。
看画栋、营巢未就,这天气、嫩寒轻热。
铜盘腻蜡红阑珊,屏风匼闸银交关。
四更缺月未欲落,门外马嘶何处郎。
问郎微行夜何昏,出帘逢迎欢相闻。
挑菜余寒,载尊俎、共觅南朝陈迹。
何处修竹,荒祠便娟弄春色。
垂柳暗、轻烟散入,忍重问、五侯坊宅。
天际征帆,甚愁里、过却巫山巫峡。
斜照还上层楼,兴亡问啼鴂。
凝望极、哀湍坏道,渐忘了、汉家陵阙。
何事西风,又吹我、一点征帆东下。
无那寒驿,镫昏沈沈怨遥夜。
秋色里、青袍似草,算离恨、不堪重写。
镫晕虚堂,算人似、病叶飘零难久。
离绪吹入,荒烟空帘断肠又。
凄绿暗、孤帆自倚,莫听到、冷猿啼后。
颦月笼寒,奈相见、旧日东阑愁凭。
溪上空掩,微云蘋波澹无影。
酸一点、离心似酒,被前浦、雁声吹醒。
杨柳章台,早香絮落尽,游丝空结。
庭院谁伴吹箫,黄昏奈何月。
春去也、珠帘似雾,便钗影钏声都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