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种成桃李恰新阴,忽忆家山丛桂林。


客路莫嫌归计拙,春江争似骇机深。


一封朝奏钧天梦,万里江行魏阙心。

看团团、一物大如杯,时复几何秋。
俯天涯海角,今来古往,人物如流。
想见霓裳歌罢,无物与浇愁。

初闻牛渚驻旌旗,小队元戎早自归。


乍合延津疑剑是,才违汉浦觅珰非。


歌偏白石成名晚,身在青云折节稀。

当时七子大名齐,谁似金瓯出御题。


摇笔江南开雨露,挥鞭海外卷虹霓。


张公政就真堪乐,蜀国弦调自不凄。

熙朝词客见鶱腾,晋国扶风尔代兴。


一节尽监诸校尉,两年超拜大中丞。


清霜吐豸来开府,紫气成龙拱孝陵。

岁晏峥嵘有雁飞,中原音信未全违。


青山快意无南北,白首谈兵有是非。


休汝不妨车骑简,过淮殊觉友朋稀。

上元之来夕,有鸿自征羌。


中丞三月俸,使者万里粮。


上言识区区,下言结不忘。

解组归来乐自余,胎簪桐柏绕君庐。


依然上蔡东门猎,不害中山满箧书。


万事总输文苑在,百年难共酒人疏。

夏州城北赫连台,东望燕云黯未开。


总为中丞初解节,还因父老一传杯。


金城郁作千秋壮,玉帐殊深万族哀。

八月遥闻使者槎,过期霜色近寒花。


自云卤簿江州守,偏识柴桑处士家。


旧事数从杯底得,壮心时傍句中加。

见说前茅向海濆,真人紫气已氤氲。


千崖欲鼓风云色,百草希垂雨露文。


总为虞人难却负,那能内史不相闻。

往年曾忆过长安,短纸书名诣门下。


君时延我坐终日,洒扫东轩留看画。


横图巨轴不知数,但见匣中时一把。

曾歌出塞愁,又遣使西州。


去国星辰动,还家岁月流。


褒斜新路晚,鄠杜故园秋。

海沂歌舞待王祥,喜得淮南一道堂。


军号无为已闲暇,地连秋浦更清凉。


进趋黾勉心应懒,退食优游策最长。

芳草有奇姿,直木无曲干。


结交为兄弟,黾勉涉世难。


临分理妙曲,闻者窃惊叹。

幽兰无改芳,贞松不渝节。


感君缟带赠,被服如霜雪。


悠悠历山陂,行行杳燕越。

群贤翌天造,济济拖朝绅。


汉廷多公卿,黯也社稷臣。


双阙高巍巍,连章动星辰。

春风渡长淮,河水深且广。


砥柱复安在,洪流方震荡。


中路逢佳友,偕我济川舫。

尺素西来寄鲤鱼,临池高兴更谁如。


草知张氏名东汉,帖似颜家老尚书。


烟海游龙长啸外,天门跃虎半酣馀。

去年对月忆良朋,今夕谁同塞上情。
华发苍颜人易老,赏心乐事古难并。
戍楼笛响千山迥,沙漠霜寒万里明。
杂花交错裹楼台,二月向残三月来。
尘迹遇时随分乐,酒樽逢景等闲开。
幽禽有意名相唤,飞絮无情舞自回。
闲闲麋鹿或相随,一两年来鬓欲衰。
琴砚共依春酒瓮,云霞覆著破柴篱。
注书不向时流说,种药空令道者知。
百尺清波泻鸭头,美人新筑在河洲。
风流张绪偏临水,恨别江淹独倚楼。
柳外晴过休汝骑,门前春系下淮舟。
过清明、一番轻软,新黄都在垂柳。
东风细逐平芜远,吹送钿车罗袖。
春似绣。
虎拜追随鹓鹭行,山公何意倦回翔。
尝新如荷丝纶重,求旧难忘侧陋扬。
况有清通为启事,正逢简注坐垂裳。
雪里阳春天地心,特将碧藕代甘霖。
荐馀九庙歆精白,赐及千官尽佩簪。
鸣世多怀饶郢曲,许身欲报愧南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