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田园二载别,重到理蒿莱。
虽然吾年老,尚堪历陇崖。
比舍旧农侣,斗酒来追陪。
偶影自成酌,知音相与稀。
山深日将夕,坐看孤云归。
疏柳荫前除,凉风吹我衣。
村居近南山,终日绝蹄鞅。
幸无形迹拘,烟霞惬真想。
时寻沮溺翁,酌酒共来往。
归来寡人事,被褐游青山。
芳草满径生,又阅新岁年。
云飞返层岩,鱼跃当深渊。
万缘浑是梦,一醉便为家。
绕屋溪流合,临池石径斜。
园林多橘柚,风雨长桑麻。
昨夜东风雨一犁,晓晴邻巷共熙熙。
遮门剩喜有桑柘,输国不忧无茧丝。
小妇饷耕因废织,老夫观社忽成诗。
老我无心出市朝,东风林壑自逍遥。
一犁好雨秧初种,几道寒泉药旋浇。
放犊晓登云外垄,听莺时立柳边桥。
粉蜡梅梢妆蓓蕾,雪晴乌鹊声零碎。
兰堂昼暖浴蚕天,百果流芳喷寒水。
春事望春须准拟,临风不惜呵纤指。
朔风吹水成冰坚,风壮冰坚白于练。
霰雪还随密雨来,转眼纷纷满沟垾。
陈根冻烂还为土,土落田中肥一半。
阶头露草珠盈缕,门前促织分明语。
日午帘帷气已清,香肌暗喜消残暑。
蚊蚋无声灯火冷,已将纨扇归巾褚。
细风吹尽桑黄紫,绿暗柔条添旖旎。
晚来逐伴望林梢,三星便欲当辰巳。
节过清明未云远,碎发新蚕已盈纸。
田家岁事霜飞后,五种收成十分有。
征输早了吏不来,柴荆昼掩闲鸡狗。
儿童饱暖欢呼走,堂上樽罍湛春酒。
万顷秋来云叶黄,瓜田起尽筑新场。
茅檐昨夜微霜下,天高气爽风日强。
明星未上腰镰去,归路不辞乘月光。
晓来风信从东转,风中春气生微暖。
陇头残雪已全销,麦苗渐见青青满。
土脉膏疏日舒缓,锄犁但觉塍畦短。
农圃谁言与世违,韶华正恐属柴扉。
天机花外闻幽哢,野色牛边睨落晖。
膏雨平分秧水白,光风小聚药苗肥。
野景入时务,东风斸满锄。
笛声牛出后,酒味燕来初。
谷种天心在,桑枝帝泽馀。
忆昔同班逐队群,凤池坊近浸波濆。
署曹修史程功速,斋宿论文刻志勤。
长夏晓冲深巷雨,高秋暮抱远山云。
平畴水绕径微分,小圃云深景不繁。
此处农桑虽是僻,多情莺燕不嫌村。
倦眠芳草闲黄犊,静对幽花倒绿尊。
小弟更孩幼,归来不相识。
同居虽渐惯,见人犹默默。
宛作越人言,殊乡甘水食。
两妹日长成,双鬟将及人。
已能持宝瑟,自解掩罗巾。
念昔别时小,未知疏与亲。
谢病始告归,依然入桑梓。
家人皆伫立,相候衡门里。
畴类皆长年,成人旧童子。
白发春添几许,碧云暮合万重。
柴门延客看弈,竹寺寻僧倚筇。
天汉桥边片月,禹王台上疏钟。
矮屋燕来燕去,小园花发花飞。
镜里朱颜渐改,山中紫蕨初肥。
石几时挥草笔,土墙夕挂荷衣。
唤艇趁沙墟,还归杜曲居。
花边谁得似,世上近何如。
芳思孤烟外,高谈万古馀。
钓泽应星辰,东园果若人。
亨还履虎尾,危是犯龙鳞。
自得观鱼乐,谁来问字频。
旨酒答芳辰,幽花即可人。
逢山寻委羽,喻海托潜鳞。
茅笔雠书遍,柴车出郭频。
白草带坰墟,闲堂是隐居。
饮醇无所事,读易到斑如。
山色高秋后,鸦声落照馀。
帷灯聚先民,顾影徒侣稀。
空坞人迹少,月黑虎夜归。
往来雪浪中,沧洲一布衣。
榜室曰蝶庄,略彷三径曲。
怪石苦难致,疏梅补亦足。
一庭寓深窅,不以堂皇局。
饭牛白石烂,贤者叹陇陌。
生不逢尧舜,失意难自适。
烨烨月与星,煜煜三五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