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岁晚谋旨蓄,斸地篱落前。
嫩荄苏宿雨,秀色凝荒烟。
但足佐盘飧,妇子罗长筵。
茅屋两三椽,门对青山开。
深恐秋风急,家室先摧颓。
白雪理庚庚,昼夜手编排。
灯光透林木,一粟摇青荧。
轧轧复哑哑,中有纺车声。
一丝兼一缕,心苦为分明。
凉风起天末,吹来粳稻香。
秋云一万顷,匝地铺深黄。
门内瓜壶酒,门前碌碡场。
清溪绕山流,茅屋瞰溪住。
山田虽不多,荒年亦禾黍。
有园不栽花,但种桑与苎。
迟落前溪水,田家借一椽。
容身函丈地,阖眼湿薪烟。
马饲牛栏下,人眠狗窦边。
村落秋气高,凉飙泛林莽。
田家刈穫闲,斗酒劳良苦。
瓮瓯间竹箸,杀鸡仍具黍。
夜雨倾盆捣瓦沟,檐声汹涌碎江流。
安眠一枕西窗晓,饱饭十分南亩秋。
老火熏天已无迹,频年赤地更谁忧。
催科里正莫频频,望麦登场更浃旬。
纨裤向来无饿死,黄冠此去罢迎神。
田间作苦谁怜汝,天上调元合有人。
山前雨脚如麻下,田里水头犹屋高。
只恐无秧可重插,农夫相视敢辞劳。
麦已化蛾犹未打,蚕虽作茧不堪缫。
一年活计今如许,只望西成我廪高。
地偏生事僻,转觉入城遥。
犬吠三叉路,人行独木桥。
炊烟时灭没,村酒自招邀。
离乱逃秦别一家,半檐茅屋背桃花。
乍来此地能成醉,始叹吾生未有涯。
江暖渐闻新燕语,日斜空笑晚蜂衙。
田中八月红稻熟,田头黄雀飞且啄。
去年出走不得收,今年父子田舍宿。
夫妇小妇长裁衫,夜起剪乘饲五蚕。
官府年来恣征讨,里正登门急于火。
三冬过半稻初登,翻说今年稻熟早。
家人相率往田间,协力无分少与老。
田家乐,今年庄农好秋作。
蛰龙蜕骨桔槔悬,五谷咸登时雨若。
官家更忧民力疲,公田折布能轻赍。
儿童遮道问来程,笑插江花拥袂迎。
门扫藤萝如有约,地连桑梓岂无情。
梨尊细倒邻翁醉,箬笠高悬世虑轻。
魂梦频惊动地雷,争奔万马竞喧豗。
崩崖骇浪乘潮至,撼屋狂风挟雨来。
水漫溪渠流更急,云封林壑闭难开。
炒了嫩鸡开老酒。
乡村风味何曾有。
边缺瓦盆谁道丑。
日脚归云到坐隅,冻禽唧㗚树扶疏。
望穷野麦绿不断,春入山梅香有馀。
恐是滕公千载室,定无汲冢五车书。
策杖行行过石桥,农家鸡黍远相招。
田铺棋局露鸦下,山展画屏烟雨描。
病骨枯于秋后叶,诗怀雄似海东潮。
绕舍澄沟玉色方,夹堤密树俨修廊。
霜迟留得秾阴绿,秋冷全无潦水黄。
独木短桥通别圃,攒芦新廪出高墙。
莫笑田家物象微,柴荆未肯愧朱扉。
槿篱花发锦步障,莎径叶齐丝地衣。
葭苇吟风环竹屋,鸳鸯浴水傍苔矶。
足迹抵西邻,耕桑力不贫。
媪翁双鬓雪,儿女一卮春。
水碓春残日,松棚香逼人。
莳秧郎婿晚归来,白面匀妆是乃妻。
笑说福唐风俗恶,一田夫妇两身泥。
我家西山巅,四壁皆此君。
朅来事奔驰,日与茅苇亲。
方思坡仙诗,恐入俗士群。
堆盘野柿间山梨,酒美鸡肥稻滑匙。
妇子团圞常见面,一生宁识别离悲。
稻熟田间笑老农,鼕鼕村鼓乐时丰。
新篘自酌花瓷碗,醉倒扶携夕照中。
老农喜说田家早,缺月疏星穿木杪。
洗铮燎草作晨炊,麦饭咽甘虫食蓼。
儿牵秧马妇携笠,泥滑不嫌春雨少。
仲夏农务急,老壮纷盈畴。
上天无愆沴,登我蚕与麰。
晨兴腰镰出,子妇向田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