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疏帘半卷湘波绿。
纤手玲珑玉。
相思紫陌几徘徊。
开卷神光射。
景苍茫、娄东法乳,有谁堪亚。
纵笔夏山宗北苑,横气巨然海野。
访雪故人深处,郭外轻舟到。
名山叠唱都愁悄。
念宦海沈沈,胜云杳杳。
春泥何处葬朝云?
香冢蘼芜吊夕曛。
画里分明林壑在,碧桃花下酹孤坟。
叠嶂寒林杪,招提满暮烟。
渔归犹反顾,飞雁背江船。
稽首清都宝殿前,五云晴日丽中天。
三呼犹似嵩山下,长为君王祝万年。
吴王宫里树啼乌,伍子祠前草亦芜。
头白山僧忘说法,剑池西畔梵堂孤。
谁似南游美少年,扁舟桃叶渡头烟。
乌衣朱雀今何在,惟有长干古寺禅。
白草黄沙羽猎齐,将军鏖战马频嘶。
筹边已断匈奴臂,百万蒐田大夏西。
汉家宫殿曲江头,更向慈恩寺里游。
应是金钱曾诏赐,玉笙瑶管醉高秋。
辽阳使者日临关,公子趋庭望海山。
倚马挥毫铭已勒,恰如张载剑门还。
巉巉玉骨画禅余,仿佛枯藤劲铁书。
谁似小鸥波里景,桃花红煞钓人居。
翠叠洪蒙色,云凝淡沲春。
高寒不可到,应有采芝人。
石田老人写生手,都从观物心中来。
不须更作体物语,要使花开花便开。
化工画笔只毫发,惧泄天机不令发。
嗟哉异物世罕见,金题玉躞开生面。
平津邸第什袭藏,当年赐出明光殿。
我闻糸元庙壁笔有神,公孙之舞势绝伦。
弇州山人谱名画,唐之摩诘宋龙眠。
今观此卷叹奇绝,顾陆张吴难并肩。
当其下笔风雨作,鹅溪十丈何旁薄。
江城住处。
风里香成土。
归去湖山家在否。
亭林奚事怒沉河,吴季从闻出塞歌。
万里寻亲今有几,只身负骨痛如何。
完巢生死恩难报,题墓容衰事已多。
寂寂圜扉老画禅,朗官窃笑吏人怜。
台乌知赦浑难信,笼鸟惊秋耿不眠。
挥洒默伤天壤大,弆藏分付子孙贤。
昔我夜顾祠,初为慈仁会。
其时寺半圮,零落殆百载。
肇构既崇闳,重规难狭隘。
小阁疏帘自在身,锦笺湘管玉精神。
名花原是美人魂。
芳草已愁霜信紧,彩云难驻墨华春。
晚天如镜,看烟峦、千叠蹙离愁。
依旧乌篷碧槛,可是那时秋。
不见凌波鬟影,但微云、漏月照严州。
素心难托。
画南楼瘦质,暮云依约。
自伴伊、烟水清游,算香迹绮踪,渐成疏落。
一白不受采,重玄今罢论。
窗前有绿竹,密雪打黄昏。
松篁寂寂掩深居,一段清幽乐有馀。
麛鹿自来寻旧迹,高贤还去赋归欤。
千山夕照耕初罢,隔树炊烟诵自如。
王孙爱画心独苦,下笔天机妙今古。
凉风萧萧凉日落,蹇驴载我出林莽。
黄叶打头秋满身,青山对面如故人。
十六应真谁为写,无住庵主隆茂宗。
茂宗亲入龙眠室,意匠仿佛将无同。
结跏趺坐侍天女,偏袒右肩降神龙。
老来多病懒衣冠,结得间亭日倚阑。
岂为好名聊傲世,正缘知止欲辞官。
三更海气云霞赤,六月树声风雨寒。
好买山阴二顷田,草堂只住剡溪边。
谁无白饭鱼羹吃,未有青鞋布袜缘。
万壑烟霞晴看画,五更风雨早朝天。
朱子道鸣濂洛后,紫阳山并华嵩高。
生民不被当时泽,从祀方从后世褒。
封事万言焚谏稿,棹歌九曲付渔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