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流水西山麓,层轩夏木凉。


昔闻书带草,今过郑公乡。


展席传诗帙,张灯列酒浆。

三华山在乱云间,晴日寻春雨却还。


想见飞桥转楼阁,碧桃花下水潺潺。

一上南船独怆神,感君留宿见情亲。


城头桃李春愁客,水上星河夜近人。


自古文章关气运,只今道路昧风尘。

雪天骑马禁城隈,官舍中宵为我开。


太白醉眠呼不起,惠连赋就却空来。


满城朔气侵人骨,试问宫梅几枝发。

茅舍嚣尘外,青灯笑语中。


相逢今夕款,忽忆去年同。


瓶涩倾无绿,炉寒拨更红。

惜别情无赖,狂吟意有馀。


琴尊闲院落,花柳暗村墟。


行乐真聊尔,论交莫后予。

荒畦移步及斜曛,回首肩舆出白云。


且向青天赊月色,何妨永夜款时军。


猪榧老母叨供茗,剡楮痴儿荷赏勤。

晴江流水碧汤汤,不似先生别思长。


廿里远来寻客舫,通宵相对话僧房。


道如在我行藏好,人遇知心宠辱忘。

开轩南岳下,世事未曾闻。


落叶常疑雨,方池半是云。


偶寻骑鹤侣,来此看鹅群。

景行自是百年心,我亦逢君语便深。
客去共听秋夜雨,坐来独怯暮天砧。
文章价在何时定,山水情多逐处寻。
雨为留人作意长,尊前吟思正飞扬。
先生百中真常事,博士高歌岂大狂。
银烛有花如献捷,玉堂无地不生香。
不到琳宫已十年,小楼吟榻尚依然。
云拖山色横窗下,风送溪声落枕边。
何处有方堪却老,秋来多病不成眠。
越国勋名重有唐,兖山家法冠诸汪。
主人有道开鸥社,子姓无哗列雁行。
李白拟尝新竹酝,陈登空扫旧藤床。
海样韶光,直得一身漂去。
任浮沉、万红深处。
露华渲染浓如许。
南斋凉意足,夜景满柴关。
邻友将茶送,山人酌酒还。
星垂云影外,萤出桂阴间。
僧院城南僻,禅林夜见分。
观心方有悟,演法似无闻。
灯影欺微月,帘阴护宿云。
别来怀抱事多因,草草尊前未易陈。
既拟相留又还去,也终不似弟兄亲。
斋房留坐久,寒雨洒庭隅。
筵促兰香近,池空桂影孤。
酒瓢怜似鹤,蜡屐恨非凫。
天寒山狖叫,石涧水淙淙。
野径入秋草,柴门临古松。
林行惊宿鸟,云卧对诸峰。
错指长云怪石尤,海天回首是瀛洲。
飙轮未会三山驾,文笔先题五凤楼。
到手锦标堪一笑,临岐红烛且须留。
识调知音钟子期,爱贤推毂郑当时。
老夫病矣无能役,看子飞腾定不疑。
吴丝衫子洛京尘,点染从来岂一人。
七字衮华君幸许,更烦松石颂长春。
少不如人老岂如,并将衰病益空疏。
茂陵词笔吾何敢,赖有清言慰索居。
急雨翻河电掣空,分明此意识天翁。
老臣负乘今知免,归卧陶家一榻风。
猛虎有时还入市,飞鼯何自可凌云。
临风一笑掩青史,只恐今文累古文。
久矣人间却步行,依然枳棘道边生。
扁舟始羡江湖子,乱入风波坦不惊。
君王六乘代来初,云从飞龙水送鱼。
敢谓老臣耽暇佚,青山种树要全书。
扁舟临发更迟迟,无复人间富贵机。
却忆少年春试日,月明携卷候彤闱。
曾参石室润鸿休,又见蒲轮降鹄头。
归去太平犹许颂,未应诗酒只赓酬。
潞河流水碧湾环,此日何期照病颜。
举目家园疑可见,依稀尚有百重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