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永夜禅心寂似冰,未须善识为传灯。


漏残无耐穿窗雨,拈韵题诗寄老僧。

君自看花不耐春,病怀犹为惜芳晨。


樱桃肯被妖红笑,半醉翻阶恼杀人。

向来冷艳送馀香,素袖频看入未央。


今日一枝赖君见,纱裙虽碧淡红妆。

朝梳白发乱成堆,昼减青精夜旷杯。


落叶何繁愁里听,漏声如诉闇中催。


浮生谁免老病死,良药无过归去来。

相别无一语,相见无一言。


如何忘形者,远情复相牵。


我持江上风,遗公吹法筵。

公读西竺书,我读东鲁文。


我坐支叶烦,复有彼此分。


何当罄忘之,缁素如一人。

病中无所为,据梧观品汇。


品汇自错迕,吾何发长喟。


彼美蒲庵叟,守道已淳备。

蝍蛆素甘带,䲭鹗喜食鼠。


蛇长即吞象,猬小能制虎。


鹰鹯与鴐鹅,生同被毛羽。

猗兰畏阳盛,甘鞠惧虫食。


昌阳恶溪涸,揭车伤土瘠。


上有寄生草,蒙茸托松柏。

人生恶好胜,水斗良足嗤。


有口贵守默,石言岂其宜。


桑田可衣食,忍使鱼龙归。

青天湛秋水,明月扬素波。


浮云自何来,漫漫掩星河。


中宵月离毕,晨朝俾滂沱。

乾坤憎病客,风雨暗孤城。


野水无人渡,林乌落地鸣。


卷帘看竹色,欹枕听江声。

雨声寒尚滴,雾气湿难消。


眼底春犹浅,愁边梦更饶。


湖山乘月夜,杖策看花朝。

人事愁中少,年华静里消。


青樽谁复醉,白发肯相饶。


抱病怜吾子,追欢慨昨朝。

大火自炎烁,日行从南陆。


亭毒翳重阴,群卉望德泽。


松柏寄潜溪,枳棘巢鸾鷟。

乾坤何处是,身世任萍浮。


有相一生苦,无营万事休。


病违听说法,迷复触虚舟。

萟苑风流几弟兄,握中谁更擅连城。


淮阴信是无双价,骠骑何惭第五名。


倚马向曾操健笔,挥戈今见夺前旌。

自从诸子各离居,门外蓬蒿掩敝庐。


乐饵仅扶皮骨在,世情应共鬓毛疏。


愁肠未理三冬业,空谷宁投片字书。

高馆华灯夜夜过,竹阴萝月醉颜酡。


飞扬竟付尊前发,涕泪翻从别后多。


莫笑酒狂辞入社,虚教谈辨有悬河。

臈近山梅欲放时,看花无地不相思。


愁中乍别怜三月,江上何缘寄一枝。


肝胆自销尘客梦,风云应共故人期。

棱棱七尺骨,坐卧对空山。


病久节从换,才疏官较闲。


呼儿抽药裹,避客静柴关。

衰草离披白露凉,草根蟋蟀近匡床。


支颐恍惚闻残□,欹枕迢遥到故乡。


悴貌入庐惊弟妹,高堂挥泪诘行藏。

静里悟沈浮,门横一榻幽。


西风窗外雁,黄叶病中秋。


雨忆寒宵梦,钟来薄暮愁。

浮生一虚舟,流景半修夜。


尘劳互牵挽,荏苒柏间麝。


晚从农圃游,径欲老闲暇。

病眼逢花不忍窥,飞奴走送已嫌迟。


定知着意怜纤瘦,不放春心落别枝。

老干疏枝不耐冬,喜闻芳信扰青红。


应缘技痒争春力,不待铅华破晓风。

寒螀唧唧报更迟,秀目疏眉费梦思。


须信愈风元是檄,可能袪疟不因诗。

橘绿橙黄岁已秋,疏篱戢戢上牵牛。


无方可已愤懑疾,属子一来开此愁。

弱柳何由羡老松,衰姿劲节本难同。


河南羸卧漳滨叟,塞北鹰扬渭上翁。


多病未能谋早退,壮猷方看策元功。

君子固无患,虽有亦何病。


公偶无妄疾,居养仁者静。


怀贤本心服,非由誉望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