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绿野望不极,登临引兴长。


凭高延泽国,搔首对风光。


乍出莺贪柳,新归燕拣梁。

楚望迷千里,孤城草树浓。


凭临点衣雨,容易落花风。


人事年年改,风光处处同。

远山湖上小,青翠望依稀。


才向窗中列,还从林表微。


色浓春草在,峰起夏云归。

迢迢坌道枕重边,高阁登临倍黯然。


百灶营烟明可数,双谯蝶粉绕能圆。


偶逢飞雪关山杳,渐近浮云帝里连。

晚来飞鞚上城头,欲蹑华镳苦末由。


醉里有乡须着屐,人间无地可埋忧。


功名于我真聊尔,人物似君无此流。

天遣刘郎又白头,少年文学似求由。


朱门华毂聊安命,藜杖芒鞋可散忧。


大隐未成聊小隐,浊流谁得寘清流。

凭栏极望思雄哉,眼底初逢宋玉才。


叠翠争排千雉入,空青忽破片凫来。


双飞鸿雁分双影,一曲骊驹尽一杯。

横吹春登百尺楼,使君中宴解吴钩。


离宫月送双螭出,极浦烟催万雉收。


尽履青天垂大岘,开尊碧海写渑流。

城抱寒谯耸翠微,雪留层翼玉鶱飞。


先风万树摇晴色,及暝千门破曙辉。


搔鬓青山吾并老,决膺玄雁未同归。

晋败苻秦淝水滨,谢公只用八千人。


飞腾貔虎生修翼,屠剪鲸鲵脍硬鳞。


否运既倾终反泰,寒威已振却成春。

伊昔端居寂寞滨,每于骚雅爱其人。


长篇剩得斓斑锦,短句兼收细碎鳞。


指下粗能知越操,郢中那敢和阳春。

城楼缥缈俯漳滨,景物依然念昔人。


云出西山天欲雪,风来南浦水生鳞。


四围气象朝朝好,一点阳和处处春。

艅艎摇曳大江滨,龟手从来笑越人。


会使风樯如阵马,何妨鹢首著龙鳞。


已欣淮北兵戈捷,且醉江南曲米春。

黠虏狂谋犯泗滨,胁从太半是吾人。


且将戈戟歼蛇豕,会把衣裳易介鳞。


河洛至今思帝德,云龙行见会王春。

帝遣宗英使楚滨,漕台元自得诗人。


从横锦绣花生舌,飞动龙蛇墨起鳞。


心拱北宸恩露渥,笑回南浦渌波春。

天南舒啸失长风,沦落闲身五岭东。


一片雄心无处著,孤城斗大万山中。

龙楼凤阁倚天尊,肃立群山万骑屯。


戎马书生豪气在,三台高处望中原。

曾费诚斋策马来,临溪处处见花开。


一庵拟筑蓝田曲,补种诗中十里梅。

浮生富贵等微尘,欲觅山林寄此身。


但是故乡归便好,不妨衣白作山人。

冷烟寒日挂疏林,荒草迷离古径深。


樵女归来秋郭晚,山歌声出万松阴。

断碣题名字半残,古松阴里好盘桓。


半间废寺无香火,佛卧空山落叶寒。

林叶萧疏夜有霜,城阴荒草散牛羊。


市声不到墟烟冷,万冢高低送夕阳。

五幡青犊散馀氛,废垒连营郁战云。


班草莫谈元二劫,荒郊有鬼哭秋坟。

谯楼旧筑郁嵯峨,望远犹堪托啸歌。


一角孤城山影里,趁墟人散夕阳多。

带岭襟溪万雉连,筑城当日为安边。


剜苔细数残砖字,止隔明亡十二年。

断瓦零砖废苑秋,行人犹识镇山楼。


万方多难伤心客,无地登临写暮愁。

邻江边粤俯闽关,楼橹参差桂岭间。


欲拨寒芜寻古戍,疏林斜日半城山。

病来万事懒自宜,高城有楼闲登跻。


来期清风脱日热,坐厌远日看天低。


闲郊草树漫蒙昧,落日燕雀争依栖。

城隅见连山,苍翠横座中。


白云卷霄汉,千叠张屏风。


此地有佳致,望望情不穷。

日午风高新雨晴,残花飞絮两轻轻。


垂鞭缓辔饶闲望,时复林间布谷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