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雨映寒空半有无,重楼闲上倚城隅。


浅深山色高低树,一片江南水墨图。

前岁登城日几回,去年犹记隔辰来。


老侵筋力铢铢减,慵坏心情寸寸灰。


幸有风光相挽引,那无宾友共追陪。

红叶迎霜陨,高楼近日暄。


送归仍暮节,极望正平原。


容易风吹帽,殷勤菊满樽。

绿树浮萍合,青山画障开。


登临共今古,壮观杂欢哀。


长日消棋局,微风引酒杯。

天骄蠢尔日烽惊,率土臣民雠不轻。


挟纩多年应马革,脱巾一旦起羊羹。


乍传七邑趋风溃,疑说专戎伏地迎。

二月二十八,花开满林莺恰恰。
春光谁遣插翅飞,雪色情知添鬓发。


暄风随我登古城,远树如簇山如萦。

未倒花前凿落金,登携那怕嫩寒侵。


归牛下陇争浮水,宿鸟随山不过林。


衰鬓预吹明日帽,放歌时带故园音。

春来懒上最高城,一望令人百感生。


山岳无如今日碎,河流不似旧时清。


青年士子多投笔,白首乡民屡避兵。

短发飒西风,暮角声中,翛然独立。
脱叶孤峰,露苍红石骨。
万里关山人不见,侧身天地今何日。

登临慰两眼,不暇顾炎天。


万顷大江水,枕压城郭边。


沙际少渔鼓,岸曲纷商船。

雉堞云平临北斗,桥门流水接西湖。


绸缪巷落萦镫火,输转东南锁舳舻。


西子馆前多半夏,越王台下有蘼芜。

古贤哲兮择交游。
世无漆兮胶莫投。
彼何人兮非俗流。

几年词客凤城游,蓟北河山共倚楼。


清夜桂樽聊对月,明朝蓬鬓又惊秋。


风飘玉笛凄初断,天转银河倒欲流。

松杪龙山纵目时,龙精长寄万松枝。


烟岚忽动遥堪挹,风雨频来暗有期。


半世客怀聊此醉,千年帝力岂予知。

野风吹客袂,感慨一登城。


孤鸟日边没,大河天外倾。


年华悲杜甫,世故老虞卿。

秋来常苦客飘蓬,身羡归鸿飞复东。


欲问江南是何处,乱山扰扰自无穷。

孤城幽谷晚烟重,事绪无过与此同。


寒夜独吟风静后,扁舟应宿月明中。

九日独登城上台,南山望尽祇尘埃。


黄华虽富纷纷菊,绿蚁谁同滟滟杯。


时节独催双鬓雪,利名还见此心灰。

偶作闲身上古城,路人遥望不相惊。


无端将吏逡巡至,又作都头一队行。

乱后孤城客可怜,峤南二月似幽燕。


边声恰听胡笳外,春色浑疑朔雪前。


远牧尚搜沙苑马,频荒谁散水衡钱。

峥嵘杰阁压符关,病骨凌虚胆尚豩。


漠漠云开巴子国,盘盘江绕没丁山。


青天一握神难越,白鸟双飞意正间。

尘沙日日黦征衣,百尺高城倚落晖。
风飐花梢三月尽,春随芳草一时归。
渐看海上流莺老,又恐江皋暮雨霏。
旧梦如云至竟迷,江南又见草萋萋。
暮山相向春潮急,芳树无言野鸟啼。
诗为效颦重觅句,事经回首一含悽。
新树团团暗夕霏,暮江风物换芳菲。
蔷蘼花好刺伤手,不共青春独后归。
山势落平楚,北风浪打头。
圮墙连蔓草,野竹上城楼。
风雨不觉晚,江天无限秋。
傍晚忽不惬,高城倚薄醺。
远烟低压水,斜景乱衔云。
林表馀花瞑,墙隈细草熏。
斜阳半城郭,平楚下寒烟。
芳草催鶗鴂,疏林响暮蝉。
青山旧游地,纨扇已凉天。
来守孤城忽两期,可堪登眺又斜晖。
经春不见流莺语,终日唯看乳燕飞。
风舞新荷青袅袅,烟笼细柳绿依依。
层城百尺势凌虚,四面青山列画图。
北极九重红日近,南山双垄白云孤。
天连迥野迷高下,烟抹平林淡有无。
应俗虽劳甚,登高即旷然。
日浓花覆地,春静草连天。
竹坞连山远,湖光带郭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