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湖阔天为水,楼高地出城。


日光随镜满,帆势与云平。


梦泽晨烟积,湘潭夜雨生。

湖面层收雨露开,浪声千里急奔雷。


草迎云梦秋光去,帆带衡阳晓色来。


帝子不归林叶下,楚魂堪吊暮鸿哀。

息驾泰山麓,何以慰所思。
送君九节杖,拄上五松枝。
涧底出云处,夜中观海时。
湖波馀万顷,吞吐岳阳楼。
星汉应低接,天池或未优。
远疑无岸起,近觉有山浮。
谁能手铺湘水平,刬却君山看洞庭。
昔人已骑黄鹤去,楼前乱芷春兰青。
岂知绣衣后千载,远违凤阙来江城。
二十年前典此州,经行中又几春秋。
青山面目元无恙,白发形骸只自羞。
客子登临知有酒,古心忧爱在斯楼。
十年两度看山来,云琐融峰特地开。
办取篮舆穷胜处,南边无事岭头回。
久客知吴语,高楼自楚歌。
青山浮木面,白鸟没烟萝。
仙去苍梧远,云生天岳多。
吴楚江山阔,巴陵水国遥。
江流分九派,山势控三苗。
卉服通州里,蛮方翊圣朝。
荒村三月不肉味,并与瓜茄倚阁休。
造物于人相补报,问天赊得一山秋。
不作苍茫去,真成浪荡游。
三年夜郎客,一柁洞庭秋。
得句鹭飞处,看山天尽头。
四围紫逻坐相望,突兀高峰划大荒。
谁复凌空呼帝座,我今乘胜挹天浆。
香烟古庙通灵气,石路神丘点太阳。
扁舟小系画栏西,万里清光一拄颐。
湖面欲包天外去,峤鬟疑割海中来。
高空自泻轩皇乐,元气长涵老杜诗。
驰传自青天,凭高忆往年。
阑干映水迥,埤堄与云连。
江合沅湘大,山侵楚蜀偏。
三秋倚练飞金盏,洞庭波定平如刬。
天高云卷绿罗低,一点君山碍人眼。
漫漫万顷铺琉璃,烟波阔远无鸟飞。
巴陵县前春水生,古墙苔色鹧鸪声。
主人锦盖团空翠,携我岳阳楼上行。
楼上古像巾衣净,纯阳真人眠未醒。
江上巍城城上楼,洞庭淼淼接天浮。
势吞吴楚千山碧,汇引巴湘万派流。
阁道每悬辰斗望,江湖谁抱庙堂忧。
对酒平临百尺阑,洞庭南望楚天宽。
中流雨散君山出,故国风高梦泽寒。
帆挂夕阳鹏际没,波涵遥月镜中看。
淡云微雨朝鲜使,去鸟归渔交趾才。
我是中朝旧供奉,江湖白发首重回。
清晓渡湘水,携壶登翠微。
寻碑怀北海,采菊思东归。
月落群鸡唱,霜高一雁飞。
岳阳城下系扁舟,与客同登百尺楼。
寻遍诗牌追旧句,恍惊岁律叹重游。
波涵君艑两山翠,天落巴荆一镜秋。
岳阳西望荆州,倚楼曾为思刘表。
国亡家破,当时豪俊,鱼沉雁渺。
王霸纷更,乾坤摇荡,废兴难晓。
水阔楼高势绝伦,凭栏遥睇接朱垠。
翰林物色诗无敌,工部庄严笔有神。
一览能清泉石虑,千年不濯利名尘。
湖边景物属秋天,楼上风光似去年。
仙侣缑生留福地,湘娥帝子寄哀弦。
云门自统轩台外,木叶偏飞楚客前。
春城携伴共跻攀,极目风烟惨淡间。
桂岭北来还有瘴,洞庭南上却无山。
江通巴子三千里,云锁湘娥十二鬟。
攀缘直上最高峰,五老山尊让祝融。
南去香炉插天柱,东回紫盖拥芙蓉。
入云鸡犬通仙界,出洞苍虬隐怪松。
客思登临动,山光远近开。
风烟尽东望,天地忽西来。
城拥咸阳树,春生渭北台。
来迎者羽士,言共访仙踪。
峡隐真人骨,峰窥玉女容。
神林龙骑入,天路凤旗重。
海内传名岳,关西望独尊。
青牛人已远,白璧事空存。
幽树千年色,飞泉万丈源。
灵岳中天起,高寒逼太阴。
峰峦积雪遍,松桧一冬深。
骑马愁仍滑,披衣行且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