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月中看山不辨色,雪中看山不辨影。
阑前九叠锦屏张,一时幻作虚无境。


苍茫颢气万里通,轻琼冷絮飘鸿蒙。

昨朝飞雪满大荒,登楼四顾天茫茫。


今朝登楼禁不得,吾与青山头并白。


筠床呼酒皛宇开,瑶华积作中天台。

可叹人间事,深杯且自斟。


啖名多局面,谋国半嗔心。


露下泫风叶,秋高冷夜砧。

凉夜谁堪语,登楼忆所亲。


无机瓶共我,解事酒随人。


未老灰心客,初秋病肺身。

吟边万象寄凭栏,露柳烟蒲不耐看。


天地一时秋气动,山川四望客怀宽。


稻花饱雨摇新霁,蕉叶招风送早寒。

留题高阁四周星,诗味那能敌韭萍。


驱我不情尘滚滚,向人无恙柳青青。


弹棋败却心仍喜,读易精来体自醒。

名岳岧峣接上台,毓祥今有中兴才。


云扶二室天边出,日映三花雪后开。


周典尚馀巡狩迹,汉家新筑集灵台。

五噫归去卧沧洲,我亦长裾落魄游。


玉琯东回占淑气,金茎北望忆清秋。


垂杨袅袅新临浦,鸣雁翩翩半过楼。

风起飞沙日易阴,高城吹角此登临。


归人书去孤鸿杳,游子心惊落叶深。


千垒浮云驱大旆,万家明月拭清砧。

酒楼不可问,舟子载琵琶。


残黛诸堤柳,遗钿五浦花。


一裘非李白,双桨似卢家。

才送春归,当阶芍药,剩红留影。
风寒雨细,谁问绿苔芳径。
晓光笼、阑干暗凭,寂寞谁管离愁醒。

沧海无端飞上天,水浮山欲起中悬。


大鱼出树时高下,渴马收江直万千。


湿翼葱鹙穷鳝所,涉波骇豕在人前。

楼倚虚空。
觉人世、不知何处。
人缥缈、半檐星斗,一窗风露。

终日坐汾淟,邈然无少欣。


登楼一周览,始见万山群。


微雨洗残暑,青天卷浮云。

凭高多是偶汍澜,红叶何堪照病颜。


万叠云山供远恨,一轩风物送秋寒。


背琴鹤客归松径,横笛牛童卧蓼滩。

古今通塞莫咨嗟,谩把霜髯敌岁华。


失手已惭蛇有足,用心休为鼠无牙。


九天云净方怜月,一夜风高便厌花。

金杯不以涤愁肠,江郡芳时忆故乡。


两岸烟花春富贵,一楼风月夜凄凉。


王章莫耻牛衣泪,潘岳休惊鹤鬓霜。

酸风割耳须作虬,闻雪强起开西楼。


西楼一望几十里,玉田瑶圃烂不收。


两年粳稻化鱼鳖,穷计每日占来牟。

冻云飞散晓来天,举目青山九点全。


竹笋迸阶犹带雪,柳枝低槛欲生烟。


闲寻广受还乡事,偶到机云入洛年。

残年掷我去堂堂,颇觉青春日月长。


载酒有人过栗里,上书无事讼安昌。


凭阑草木欣欣动,倚棹凫鹥款款翔。

叶脱梧桐报早秋,旷怀岁月一登楼。


眼前山色依然碧,槛外江声空自流。


西望岷山思故国,北怀渤海忆神州。

木落秋容静,时平国势雄。


望云心自远,采菊兴谁同。


诗酒浮生过,功名一笑空。

久客惊秋意,天涯思不穷。


三年犹北国,万里对西风。


时序悲歌里,乾坤醉眼中。

三楚风烟会汉津,凭高倦目此城闉。


山前雾密疑藏市,楼上尘轻不污人。


鸣瑟久抛雩舞地,称觞更负永和春。

西北楼边路欲分,神皋不见见浮云。


晋邮尺牍波中断,洛客归心笛里闻。


丽赋有情伤桂魄,劳歌无节怨兰薰。

孤城何巑岏,西北有层构。


我来一长眺,正迫岁阴候。


严风挫万物,霜雪复交寇。

物象远蒙蒙,周回极望中。


带烟千井树,和磬一楼风。


月色寒沈地,波声夜扬空。

边邑鸿声一例秋,大波平日绕山流。


故人千里同明月,尽夕无言空倚楼。

闲来不忍倚危楼,一度凭高一泪流。


极目青山斜照里,寒烟衰草接松楸。

百二金汤浮六幕,凭虚如上蓬莱阁。


九州下视不盈眸,何用盘游纵骝骆。


幸分茅土守西方,景行东平为善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