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寒原萧飒镂云裾,四壁松阴映绮疏。


罗汉岩吞狮子吼,烟霞洞吸玉台书。


歌当飞瀑联长啸,赋引流霞听步虚。

山如复阁也淩烟,玉笏千枝礼碧天。


跨鹤人归玄圃夜,浮槎客到白云边。


大声钟鼓小声笛,长幅银河短幅川。

屡扪松壑纵凭陵,更度阆华得未曾。


天上玉关吴苑练,云间铁壁雪门僧。


悬崖倒影愁倾绠,扫石孤瓢引裂冰。

幽兴泠然似子猷,还同飞雪满扁舟。


直疑海蜃珍珠箔,未逊仙家白玉楼。


霢霢常悬呼雨鹜,霏霏肯听唤晴鸠。

天台山上白云飞,素光零乱如白衣。
朝飞不离苍藓石,暮飞挂在青松枝。


昨夜白云入我梦,月满寒溪水如汞。

何处茅堂对山结,千古龙洲最清绝。


武山秀夺天东南,上有神仙拥珠阙。


金华玉华山更清,亦有仙人吹玉笙。

半生城市恋,未结住山缘。


欲谢尘中累,来参病后禅。


虽云无胜足,颇亦有舆肩。

闲披青霭霭,其上白云层。


为访餐霞侣,犹逢补衲僧。


茶烹涧边水,杖借石间藤。

白云在天,出自山谷。
山高川邈,舟车阻之。
八骏如云,那不复来。

洞有真人宅,山留一片云。


寻仙迷去路,鸡犬静中闻。

春宵辞绮席,丽日踏芳郊。


相对二三子,时敦贫贱交。


泉声响涧户,云影度松巢。

崩崖如绝地,怪石若悬空。


猿挂藤枝上,人穿鸟道中。


梯行防木朽,林密畏途穷。

青山为路竹为门,千里江风到此轩。


谁把吴王歌管地,一时分付给孤园。

听说古时月,皎洁胜今时。
今人但见今月,也道似琉璃。


君看少年眸子,那比婴儿神彩,投老又堪悲。

城上新开百尺楼,白云人伴白云留。
山川半倚三吴胜,江汉常吞七泽流。
飞幰轻舆御暖风,款门何事日憧憧。
芳荣满槛丹青丽,秾秀当轩紫翠重。
石几拜嘉才径尺,云天无际挺孤峰。
平生雅有看山癖,为访名山遍纵迹。
此邦山势倍巍峨,双岘八华翠环积。
甑峰之阴深复深,有洞瓮然云滃白。
西河太守称汉室,贤知继踵问民疾。
公家兄弟特过之,竞蜚英声腾茂实。
仲氏视学使豫章,玉策持衡道大光。
南风吹麦秋,许我续前游。
珠溅泉犹滴,雷鸣瀑乍收。
残碑摩字画,奇石拾溪流。
怕听他乡金缕歌,新词题到怅如何。
东风有脚留诗住,飞瀑无心送鲤过。
石洞句多惭务观,水亭图寄话东坡。
四壁青青沈石苔,一番吊古一登台。
最难风雨怀人至,况是山林踏雪来。
飞瀑潺潺疑玉响,危崖树树讶花开。
一枝偏不藉铅华,羞被人呼二月花。
情澹堪邀风外竹,乳香试品雨前茶。
美人有韵含朝露,仙子无言对暮霞。
景行堂前坐,从知别有天。
水流红叶外,山搁白云巅。
旧迹留桑梓,良时荐豆笾。
双径闻钟罢,而今夜熟眠。
事须红日上,身在白云边。
古貌应违俗,高吟不碍禅。
青山青青白云白,一尺小溪千里隔。
扁舟舣岸不见人,鸡声何处秦人宅。
桃花流水春粼粼,不识人间有战尘。
泽国东南郡,迢迢接会稽。
人烟逢海断,山木与云齐。
夜汲分波月,晨征候店鸡。
封开白云起,汉帝坐斋宫。
望在泥金上,疑生秘玉中。
攒柯初缭绕,布叶渐蒙笼。

我曾九龙山下住,结庐正在云深处。

日日看山还看云,长教剪却当檐树。

无端一别猿鹤群,马蹄南北徒纷纭。

高隐白云深复深,阶除晴昼亦生阴。
山藏暝色迷归鹤,窗卷朝岚恐润琴。
忽尔去留那有迹,飘然舒卷绝无心。
道林说法处,应在白云边。
宴坐度小劫,冥观入大千。
诸天花雨遍,双树慧灯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