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华省切星斗,沉沉严燕房。


秋风茂陵孙,种菊烂生光。


天晴蝴蝶飞,上下舞双黄。

江南太守归,夜直省中闱。


霜气冷侵被,月光斜入扉。


官奴休执烛,侍史正薰衣。

故事闲台阁,仙门蔼已深。


旧章窥复道,云幌肃重阴。


玄律葭灰变,青阳斗柄临。

醉魂吟魄共悽悽,檐溜窗风冷切肌。


阶下怒蛙休跳跃,浮云遮日不多时。

霏霏连昼复连宵,红药苍苔也寂寥。


唯有御沟堤畔柳,拂檐遮槛不胜娇。

并命登仙阁,分曹直礼闱。


大官供宿膳,侍史护朝衣。


卷幔天河入,开窗月露微。

五马踟蹰立翠微,与君何计不分违。


江南佳丽如杭少,海内交游入晋稀。


坐惜残更仍进酒,歌当别调易沾衣。

仲长慕清旷,潘岳赋闲居。


吾亦闻斯语,畴能返故庐。


得闲聊假息,随意试抽书。

词客真同河朔游,主人偏解孟公留。


高城雨过凉生席,残夜花明月满楼。


紫玉行杯弹出塞,红牙催拍按伊州。

差池霜色鬓毛侵,三月移藩已滞淫。


惜别故人分手泪,思归傲吏折腰心。


赪鱼下水犹堪溯,黄鹤摩天不易寻。

披案适不乐,起步临前庭。


顾视云中照,翳翳迫西楹。


过日若倾波,谁为念不停。

秋山铙吹拥登台,龙藏含云郁未开。


天际两高风雨色,客中重九弟兄杯。


茱萸插罢偏成感,竹叶飞时不待催。

固爱春阴好,兼愁秋雨声。


以兹无所植,独坐有馀清。


岸帻浮云度,摊书落照明。

闻道张晨盖,徘徊石首东。


浚川非伯禹,落水异三公。


衣湿仍愁雨,冠欹更怯风。

今日何日公宴会,紫薇垣下填车盖。


总戎太监争邀呼,御史中丞立相待。


坐花馔玉绮席陈,愧我何能居上宾。

春城紫禁转逶迤,退食相寻出省迟。


昼漏遥从宫阁报,晴云先傍苑墙移。


行吟才子阳春赋,坐映仙郎白雪姿。

竹垣通左掖,花省接仙郎。


并坐停杯晚,高谈卷幔凉。


水阴沉绀殿,山影落雕墙。

翠影参差渐拂阶,清郎曾此占奇哉。


辞君昔为莼羹去,恋尔今同菊径来。


玉耸劲枝欺暮雪,绣残文箨委寒苔。

密雪纷初降,重城杳未开。


杂花飞烂熳,连蝶舞徘徊。


洒散千株叶,销凝九陌埃。

二转郎曹自勉旃,莎阶吟步想前贤。


不如何逊无佳句,若比冯唐是壮年。


捧制名题黄纸尾,约僧心在白云边。

每日得闲吟,清曹阙下深。


因知遥夜坐,别有远山心。


芸细书中气,松疏雪后阴。

五月行秋令,新寒夺盛温。


萋萋云色暝,飒飒雨声奔。


启户凉风进,临沟骤浪喧。

省叶辞寒尽,庭花向暮飘。


黄云变玄朔,万里入层霄。


洒地纷纷密,凌虚脉脉遥。

禁漏烟花北,分曹御苑西。


高林落日尽,幽院集鸦齐。


岂贵浮生趣,常便静者栖。

寒日南宫晚,闲吟半醉归。


位高行路静,诗好和人稀。


古树苔文匝,遥峰雪色微。

照眼非梅亦非菊,千叶繁英刻琮玉。


色含天苑鹅儿黄,影蘸瀛波鸭头绿。


日烘喜气光烛须,雨洗道装鲜映肉。

不为怕寒贪睡迟,东君妙意端可知。


雪英零落眼界寂,放此孤瘦红南枝。


蓬莱更向逸远地,草木宁有夭饶姿。

竹亭不到几经时,来往逢梅似退之。


遥想吾庐溪上好,十分乡思又关眉。

诗似西湖处士诗,十篇三绝斗清奇。


更将正味森严句,压倒屋檐斜入枝。

长记蓬山旧赏梅,芳樽一笑共君开。


重游未见梅花面,应误君诗得得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