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花木自成蹊。
春与人宜。
清流荇藻荡参差。

谢安涵雅量,叔夜赋刚肠。
清宵假寐,应笑长孺卧淮阳。
尽彻东平屏障,不废南楼谈咏,宴寝自凝香。

白波四面照楼台,日夜潮声绕寺回。


千叶红莲高会处,几曾龙女献珠来。

尝闻阳朔山,万尺从地起。


孤峰立庭下,此石无乃似。


爱尔常独来,一日须三四。

雨后青山画不如,算心人去有谁居。


紫云空锁神清洞,不见丹崖四字书。

新丰鸡犬路终迷,庐下濂溪非故溪。


造物留人殊过当,终当结屋此云栖。

闻言惊喜是家山,朅蹙来兹遂一攀。


何但名称偶相似,宛然天壁锁云关。

萧萧五曲片茆茨,环合群峰共护持。


天下七情谁中节,武夷山石百王师。

天威如许敢争雄,重遣山灵费一峰。


不共那边如水火,未应抵死不相容。

仙佛人言是一家,好分半席共烟霞。


廓清摧陷儒家事,不谓青山识正邪。

棹歌一唱醒群迷,先有胸中九曲溪。


仁智之真常莹彻,过门不入亦山栖。

晋士当年一岘山,高风千古邈难攀。


浮岚暖翠依然在,不入人间大梦关。

三面接渔樵,前门向郡桥。


岸沙崩橘树,山径入茶苗。


夜拥军烟合,春浮妓舸邀。

缘溪下复登,山色翠层层。


洞以水流辟,石从云压崩。


落花魂卧草,空树腹吞藤。

箯舆杭野渡,竹径绕平畴。
红蓼前宵涨,黄花几日秋。
谈锋蜚屑玉,岩窦答鸣球。
尊酒千山野照残,孤云万里是长安。
空同北出青霄近,宫殿南开紫气团。
璧水春深燕月迥,锦帆梦落楚云寒。
五月山游兴每迟,桃花开遍武陵蹊。
路当古木连云合,石上长萝半雨垂。
斜引玉桥回碧洞,漫寻瑶草到疏篱。
石磴交迷红叶乱,牧童遥指碧花丛。
坐侵斜菊初经雨,巾挂长松不受风。
万井平依青嶂落,一峰寒入翠云重。
武夷山里谪仙人,采得云岩第一春。
丹灶烟轻香不变,石泉火活味逾新。
春风树老旗枪尽,白露芽生粟粒匀。
旧隐仙人馆,曾陪使者车。
那知沧海别,不返白云居。
山雨荒樵径,窗尘污道书。
荒郊通径僻,野竹闭门深。
白日羲皇世,青山绮皓心。
潜蛟多在壑,宿鸟独归林。
本来无闷可消除,生死穷通一任渠。
若到于今更排遣,读书何处是工夫。
鸣鸟嘤嘤春可怜,渝州晚郭竹林烟。
龙台径侧青峰寂,冰石堂高绛烛然。
辉览向从千仞表,剧谈不啻五年前。
流水忽欲住,湛然寒碧陈。
半椽聊托足,一笠不随身。
梅子熟何日,香光定染人。
石堂上人能种菘,种菘不与寻常同。
丰根大叶厚其里,凌跞百蔌维君宗。
坟卢助骨云助气,乳泉饱沃真香秾。
自有茅庵在,因通石路微。
清溪十三曲,豺虎未云稀。
孤磬云际出,山霜八月飞。
衰病经时成委顿,石堂九日强登临。
青山老变穷秋色,霜树寒深不贰心。
已忍平居常索莫,每逢佳节转沉吟。
故宫化为寺,寺古春萧萧。
舍舟踞陇首,极目沿僧寮。
好风揽衣袖,吹我凌金焦。
西山高高何所如,上有古昔真人居。
嵚崖巨石自成室,其下磅礴含清虚。
我来斯邑访遗迹,乃遇沈生耽载籍。
蜚英甲第冠中朝,仙署声华动赤霄。
万里旌麾临上郡,三城人士景高标。
西京治行今重睹,南海珍奇无所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