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西江赴海穿双峡,十里寒青半天插。
晴空倒影连明河,滔滔不碍鲸鱼呷。
绞绡高覆紫微冠,翠簟平铺玉皇榻。
七星山色碧离离,山下空岩世所稀。
不独雾深知豹隐,有时水长见龙归。
方床莹洁仙人座,文石纵横织女机。
披云坐石拥仙祛,酒态诗狂宛自如。
镇日旌麾依水竹,一时宾从狎樵渔。
新青壁送尊前雨,宿润苔生石上书。
君不见西粤三洞天,都峤白石俱相连。
平川突出起勾漏,千岩万洞如蜲蜒。
烟云咫尺藏变态,丹书宝篆知何在。
九十阳春兴已酬,登山穿谷尽清幽。
闲田不是无多让,故遣尘劳作胜游。
天王峰南石室洞,怪特不与寻常同。
石门巉岩天所凿,门内夷旷驱车通。
偃然灵穴邃且广,步履出没忘西东。
陟磴苔痕滑,穿岩雨脚收。
爱山邻邑令,来作雨中游。
早晚悟无生,头陀不到城。
云山知夏腊,猿鸟见修行。
地僻无溪路,人寻逐水声。
龙溪山高青若蓝,下有百尺之云岩。
丹厓翠壑峻且巉,朝朝莫莫飞晴岚。
接石为巢瓦缝攲,家风惟有白云知。
连筒远取煎茶水,种竹先寻挂衲枝。
庵小偏涵新世界,山空不见旧亭池。
二十年前旧师友,一灯相对坐谈玄。
炉香茗碗不须睡,惟有今宵是旧年。
似屈才伸蛇解蛰,似断还连龙蜕骨。
天河失却古槎橛,落在人间撑突兀。
若非胸中磊块洒浇出,老死画工无此笔。
白云知所好,柏叶幸加餐。
石镜妻将照,仙书我借看。
鸟来翻药碗,猿饮怕鱼竿。
金谷繁华世称好,西风一夜凋零早。
上蔡威权逼穹昊,东门黄犬嗟难保。
卓哉罗君契兹道,名利场中迹如扫。
天孙夜剪银河水,散作琪花满林卉。
平湖万顷如月明,老龙惊舞澄潭里。
我昔钓雪苍苔矶,饱吸清气归吟脾。
忆昔曾同泛烟艇,特访绶溪良夜景。
皓月含秋镜一轮,晴波漾彩金千顷。
萍梗飘零苦不常,又从云路同翱翔。
赤日烧空方六月,石室招提最清绝。
熏风习习起岩阿,爽气萧萧满林樾。
林君自是人中仙,寻幽惯醉薰风前。
君不见谈天衍有言,九州之大惟一州,无论青冀并营幽。
我其放言学邹子,将子听之无我尤。
我骑一纸白驴子,趷梯趷塔走上南山头。
天河重泛客星槎,便好成都访卜家。
渭水未成浮竹叶,武陵犹记落桃华。
传闻铁骑充牛口,暗想楼船破虎牙。
天游无事月中槎,物外仙灵别是家。
老蝠有方精不化,白驴绝迹眩生华。
灶馀丹药清毛骨,涧吐清泉厉齿牙。
籧篨烟霭入浮槎,罨画溪干阿果家。
浩荡天风飞羽盖,缤纷法雨落昙华。
阪悬饮涧猿连臂,魄褫投牢虎落牙。
横抹烟岚影缓移,山南山北与樵宜。
呼群扳磴欢情惬,戴笠穿林野兴怡。
歌和禽啼随意晚,响承风递出岩迟。
迂回溪径入岩丫,烂漫山花映彩霞。
晴罩蛛丝风袅乱,细牵香蕊树萦斜。
多情缱绻如相恋,轻态微茫属望遐。
林霏烟幄展山腰,中有涓涓碧涧缭。
色映空蒙云下宿,气蒸坱北翠横漂。
回风似带寒光入,反照能将暮景描。
峻岭长松傲雪青,高悬夜月照林坰。
清含沆瀣珠光缀,润滴莓苔鹤梦醒。
不问金茎擎掌冷,但看玉液点芳馨。
平铺底石奠于盘,承露栖云若个宽。
共道羊肠行处险,那知鹿迹坐来安。
棋枰可布仙人局,歌吹应同李白欢。
巍峨化石势亭亭,不费天工遣巨灵。
卓立恍疑参洞府,标空直欲碍云屏。
纹粘烟蕊朝霞紫,班缀苔痕夕霭青。
嵌岩空谷度云寒,玉轸琴床何处安。
别有丝桐非指上,悠然戛拊在流湍。
湘灵隐隐如闻鼓,绿绮泠泠不用弹。
曾闻魏野东郊居,凿土何如石洞虚。
户牖不从斤斧设,檐阶出自混元初。
室前流叇阴为槛,墙畔垂萝绿映闾。
君不见西汉文翁为蜀守,蜀学不居齐鲁后。
诸生竞欲保翁名,石室镌磨贵难朽。
东汉高公又几时,为作石室还如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