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幽斋客思,长傍愁阴黯黯。
乍迎得、芳姿多丽,睡足妆严。
烛底分明,羞侬丝鬓镜中添。

秋声空外起,一叶亦萧萧。


吹我鸣琴去,元音满寂寥。

玉琴长寂寂,神与至人期。


心外无山水,高深只自知。

碧玉楼中客,无弦一素琴。


泠然林木外,太古有馀音。

濯锦江中锦为水,白石粼粼映江底。


江头斋阁石嵯峨,卜筑题名总因此。


崖撑壑拄盘天地,产秀生神岂人意。

以尔锒铛日,追余梏拲年。


词林原有叙,圜土亦推先。


泣夏怀明德,逾冬忆古贤。

衰凤巢何在,亡羊径欲迷。


已知惭稷契,宁忍愧夷齐。


世事蕉中梦,人情李下蹊。

丹地披肝日,彤墀溅血时。


帝容伸颊舌,天与护须眉。


槚楚宁非教,桁杨亦我师。

敢云吾道大,相顾此身微。


土室青镫火,柴门白版扉。


垂纶收钓具,炼石补渔矶。

赤日亲擎照两仪,功多违众是危疑。


名家独步三杨后,天柱俄惊一角移。


归路竟须从老马,惜花时复看新枝。

自昔爱此石,斋居因得名。


省身成砥砺,比德象坚贞。


色染云岚古,阴留竹柏清。

大涤山南芳草秋,风吹薜荔红泉流。
先生讲堂在空翠,明星晓映苍龙湫。


中藏宝书石窟幽,武夷仗策凝清眸。

浣冰毫、擘笺题句,宵分绛蜡重剪。
玉珂风外闲身在,恰趁翠尊寒浅。
梅信缓。

封后文书紫阁闲,对花身在五云间。


松筠岁晚偏知己,桃李春归空厚颜。


自许托根依凤阙,谁从落帽宴龙山。

关西夫子今元老,有石当斋斋更好。


疑从天上堕支机,似向瀛洲擘琼岛。


磨砺堪为百世师,璠玙不数连城宝。

日日江门弄钓丝,清闲到老亦何辞。


风波薄暮看投楫,裘葛无心祇顺时。


身世频频催白日,文星恰恰照南陲。

江门杨柳绿丝丝,折赠先生更不疑。


未可轻看惟出处,最难为别是相知。


细鳞安敢辞盆水,老凤从来识圣时。

到处耕庸亦不悲,巢栖穴处尚谙时。


三秋异卉终难好,一柱颓波别有裨。


当宁叠能崇礼数,四山元亦托心知。

松竹摩挲对夕阳,东湖亭上吊荒亡。


清风南国千年在,片碣开元只眼光。


田野自能容此老,湖山终不爱名香。

面面湖光水镜寒,一丘垂老足盘桓。


冥鸿阅世终辞缴,白刃临头几见冠。


南亩有情拚独力,西山无数共谁看。

一点萃天灵,耿耿终未死。


惟人自昏浊,此水本清泚。


不戕羞恶根,自解嗔汝尔。

严子名存旧钓台,宦途看去复看来。


乘田委吏风尘里,无分山中久闭斋。

暑雨初晴濲水浮,相看握手话中流。


陶然一醉江门景,却羡仁夫解远游。

茅笔新题卷一通,又留双眼浙之东。


湘湖秋色休催我,且缓蒲帆半日风。

一片丽云罩蚤春,不曾衣服只衣仁。


浴沂点也堪遗此,我愧幽栖懒动身。

鬅鬙双鬓我何言,机会能逢几百年。


共趁风光来野艇,更留声迹到名泉。


烟波在处还诸子,鸾凤看飞上九天。

圣途看日远,老梦睫难交。


短发真愁改,灵根尚可浇。


洞云留晚履,山月照空瓢。

看云遭鹿过,弄水见龙留。


宝聚光须掩,声凡律岂投。


毫毛即天宇,泰华亦针头。

悬崖难置足,却顾几淹留。


草草淩晨发,依依入暝投。


年华更物候,世味白人头。

为有君臣义,人间无所逃。


婺源一蹶后,含笑看欧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