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晓起惊看雪拥门,地炉火暖自添春。


交游岁晚俱零落,谁复扁舟访故人。

水亭傍午好追凉,白鸟飞来玉一双。


修竹似嫌炎暑近,并移清影过南窗。

岂为逃名遂陆沉,闲情原不借云林。


畏人渐觉蓬蒿长,舒啸时闻鸾凤音。


古洞夜寒占剑气,空山春静适琴心。

浩渺石湖水,泛舟宜素秋。


群山倒波下,树拂青天流。


白日光荡潏,蛟龙互沉浮。

镫摇微炷。
听风里寒声,檐际时度。
谁念客中情,盼裁缝、征衣早絮。

旧泊横桥花覆船,酒灯人语隔湖烟,红箫肠断十年前。


经醉溪山如此夜,后逢花月奈何天,漫吟秋扇黯悽涟。

听水听歌醉梦间,秋衣零露夜忘还,拍浮人与白鸥闲。


馀兴好探花里市,旧情不断枕边山,半篷风色过梅湾。

夜午看山旧寺楼,别来岩桂五经秋,好花凉月醉扶头。


一水又平桥畔路,几人曾预镜中游,山阳残笛更吹愁。

烟夕凉波起白蘋,蔫红落粉尽歌尘,依稀山黛可怜颦。


一舸谁寻虾菜路,千丝空羡鲙残鳞,无多秋事属闲人。

花艳连桡度镜光,满湖丝管水飞香,月明何恨预兴亡。


莫揽清歌悲小海,更催秋梦落横塘,波空塔影自凄凉。

溪上曾闻渡越兵,乱流犹似怒蛙鸣,蒲风杉雨战秋声。


梧梦只今空故苑,菱歌依旧绕离城,长桥人散月孤明。

桃源非真亦非空,几年误转渔郎篷。


岂知石湖天尺五,不隔三万弱水中。


主公心伴白鸥没,莫莫朝朝醉花月。

远树苍苍佛塔孤,姑苏台上望姑苏。


塘船载酒穷秋渚,芦簟铺云醉石湖。


一镜光芒连睥睨,九龙飞舞下平芜。

月明深夜越来溪,撑得船回泊短堤。


一片柳阴随水绿,山风吹起杜鹃啼。

千古湖山人物,百年翰墨文章。


寂寞梅花开处,一尊自酹寒香。

晓发渔门戍,晴看担石湖。


日衔高浪出,天入四空无。


尺寸分洲岛,纤毫指舳舻。

石桥流水碧生凉,潭树垂阴百尺长。


一片晚霞生谷口,羽衣如在赤城梁。

假宿胥门驿,竹扉常反关。


时登屋角楼,望见吴中山。


居然石湖里,隐映如一寰。

大江五千里,草堂云气孤。
前揖茅君山,下瞰石臼湖。


湖上之居今几载,韩君少小曾击汰。

一代风流尽,今看有数公。


杖藜宁可见,俎豆此能同。


醉石云霞侧,残编涕泪中。

架壑出层巅,吴山玉槛前。


明霞飞碧浪,片黛涌青天。


茶磨观音石,梅湾白雀泉。

姑胥台下路,千里见平芜。


镜白新开阁,帆青旧赐湖。


梅花犹可谱,竹叶尽成符。

姑恶姑不恶,人言姑恶人岂知,为姑作妇百不辞。


妇在姑尚可,妇死姑方悲。
恐伤姑意不敢违,化作异物鸣无时。

词人何往。
金马桥边,空有惆怅。
基废却情多,送年年、春风柳浪。

亭亭清绝。
泪斑滴怨磨难灭。
烟梢翠羽穿林樾。

凉日有佳兴,花江携小舟。
邈然越来溪,远映青山流。


吴天尽染紫霞色,五湖浩弄苍烟秋。

五湖苍波南际天,红沾紫峤相联绵。
秋风八月动浮棹,欲向银河求尔骞。


吴姬三两踏香路,国色名花夺人顾。

欢境悽怀动,新林逝客栽。


嵇庭仍茂竹,张宅半荒苔。


湖忆临杯绿,花疑作赋开。

山气带烟浮,湖波纳雨流。


树梭莺织晓,天字雁书秋。


礼石参灵象,停矶并女牛。

芳尘休扑。
名花唤我相追逐。
浅妆不比梅敧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