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林堆锦映千灯,照眼牵情欲不胜。


知倚晴明娇自足,解将颜色醉相仍。


好风轻引香烟入,甘露才和粉艳凝。

旧寺长桐孙,朝天是圣恩。


谢公诗更老,萧傅道方尊。


白法知深得,苍生要重论。

裛尘丝雨送微凉,偶出樊笼入道场。


半偈已能消万事,一枰兼得了残阳。


寻知世界都如梦,自喜身心甚不忙。

怀德思人始绘容,不缘斯举理难穷。


兔园何有安民迹,鹫岭兼无护法功。


名姓不传勋阁上,仪形徒入梵祠中。

便访山僧亦偶然,何曾同证石头禅?


三书难定儒林案,笑看中天北斗悬。

闲向山僧理旧闻,佛楼携客话秋云。


谁知八部天龙力,曾护昌黎谏佛文。

寒钟声送暮云飞,铜绣桥边客棹归。


极目隔江烟树里,峡山孤塔上斜晖。

山钟飞作郡楼声,访古人来百感生。


叶叶莲花开怪石,留衣亭畔独题名。

无复山神护法时,萧条赐额冷云楣。


重扶一片空山石,来读先朝运使碑。

难振宗风似昔年,两山狮象卧寒烟。


佛门各斗无边法,僧讼传家袖影田。

唐颠宋蹶电中过,佛法其如世运何?


一例称师更称祖,可怜人拜大峰多。

铜壶水竭荔无阴,镜塔荒凉古藓深。


妙法莲华随劫尽,萧萧落叶写经心。

漠漠荒山仗佛开,千年古木半摧颓。


惟应一勺灵泉水,曾照元和太守来。

十月虹桥买棹行,临昆山色眼中横。


更无东晋残碑在,一抹寒芜故县城。

百花深处小危楼,千步苍苔到叶舟。


一夜楚江寒食雨,离人白尽未归头。

朝天来诣觚棱阙,傍海归寻瀑布峰。


才大不惭师号美,道高翻讶帝恩重。


问程行冒江村雨,寄宿吟听水寺钟。

此地绝炎蒸,深疑到不能。


夜凉如有雨,院静若无僧。


枕润连云石,窗明照佛灯。

珠林遥隔水云村,百里寻僧日欲昏。


行逐鲛人趁番市,渐闻鴂舌杂华言。


山钟近接三巴寺,海气晴分十字门。

闲身随处息征蓬,静掩禅扉话不穷。


百结水田孤烛底,一区金地万山中。


潭光洞牖呈初月,竹韵垂檐答响风。

但得安居便死心,写将人物报东林。


番童久住谙华语,婴母初来学鴂音。


两岸山光涵海镜,六时钟韵杂风琴。

避暑真宜地轴偏,领将生计在林泉。


弟兄聚会惟今日,松竹阴森异昔年。


坐老青山添白发,吸乾沧海种红莲。

小小精蓝亦自奇,一峰灵秀蕴幽姿。


无缘细听山僧话,太守偷闲止片时。

钟声破山霭,绳床卷余梦。


雾交猿路迥,泉乱鱼心纵。


断虹方斗日,春禽有剩弄。

吾闻观世音,显化肇天竺。


发心救魔难,千亿现手目。


功德如丘山,圣愿肯自足。

皂帽青鞋霁雪前,丛林遥望七灯悬。


乾坤万古空王劫,水月三生大士缘。


下界风幡摇贝阙,上方云磬落金田。

名香聊一炷,山色满绳床。


初地谈真谛,空门对坐忘。


维摩身是幻,梵志爪偏长。

随缘驻瓶锡,心已悟无生。


默坐烟霞散,闲观水月明。


竹深风倍冷,堂迥磬偏清。

灵山法会何曾散。
此地神光满。
丁公潭下百雷霆。

云岩五花树,下临碧玉潭。


泛泛石溜中,此独潴揉蓝。


潭底玉石响,声如奏韶咸。

故人具鸡黍,相携登赭山。


松桂蔚回舍,上已烟霄干。


阴风起天籁,误听号惊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