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万人都督古闽州,幕府旌门映碧油。
阃外依莲滞英俊,樽前啖薤占风流。
犀灯照水窥龙剑,鲸浪喷空见蜃楼。
由来百里应华星,何况牛刀乍发硎。
五柳不须轻印绶,七闽聊且访图经。
雪天畅饮连浮白,海县抄书剩杀青。
风光一片画难成,醉后凭栏眼倍明。
排闼青山如有约,入帘芳草不知名。
春霞散绮群芳丽,古井无波一镜平。
薜萝苍翠小桃红,十笏幽齐点缀工。
看竹客来云影外,咏花人住鸟声中。
越王山远当窗见,般若台高有路通。
五月南州荔子花,道山杳霭路歧赊。
谁将长乐陈生笔,写寄於陵仲子家。
越岭寒轻物象殊,海城台阁似蓬壶。
几回入市鲛绡女,终岁啼花山鹧鸪。
雷令剑龙知去未,虎夷云鹤亦来无。
危滩历尽得安流,十里肩舆向福州。
人物权衡空自愧,江山英采共谁收。
栽花只手闲偏惯,阅世双眸老未休。
四围山色蘸湖光,何代堂堂出此堂。
宗派都成人几许,溯洄同在水中央。
雌雄岂必分杭颖,文献从教数李常。
泽门晢与邑中黔,宛在堂深共盍簪。
不作遨头惊俗眼,自怜病肺废高吟。
旷观惟有千秋往,把玩曾无一晌今。
共惟汉从官,三仕屈吾指。
前辈有郑公,后来王赵耳。
更生初去国,玉色欣共理。
楼头尊酒送将行,楼下江潮意未平。
漠漠南天垂雨脚,阴阴长夏作秋声。
杜陵恋阙心应苦,楚客思君泪合倾。
十月一别太契阔,两月仍得相逢三。
世事茫茫不可料,交情翕翕谁能谙。
姑苏台前秋草远,浙江亭下寒云酣。
紫宸朝罢见除书,旧友新乘五马车。
沧海月明天荡荡,关山春到雨徐徐。
芭蕉影转黄堂静,茉利香浮绣閤虚。
佛运兴隆此一机,尊师何负七条衣?
讲经春殿人天卫,咒钵夜堂风雨归。
花为散来春冉冉,柳从攀后思依依。
幽兰荔子南方物,笼护函封寄莫稀。
绝境宜栖独角仙,金张到此亦忘还。
三门里面千层阁,万井中心一朵山。
江拗碧湾盘洞府,石排青壁护禅关。
六月征尘满玉鞍,闽方南路尚漫漫。
名家自擅词人赋,望郡重簪法吏冠。
过岭回看鸿雁白,逢秋应识荔枝丹。
三山分鼎肖蓬瀛,仰首云逵上使星。
绶带一年聊叠组,破觚八郡久虚囹。
元戎自喜联高躅,胜日何妨醉渌醽。
雪峰高高雪如许,海门潮生浪吞浦。
郎罢携囝街西东,到处欢然闻好语。
旧日大官多养高,民词狱寄充官曹。
一马背西风,斑衣与古同。
暂时离膝下,邻郡是闽中。
到日残秋兔,还期早塞鸿。
山城列障驻余霞,水与长空远映沙。
芍药省中人望幸,荔枝林外客思家。
遥遥徐韨三神棹,渺渺张骞八月槎。
虎豹几曾惊石鼓,鱼龙独解隐金沙。
遮藏翠荔馀千刹,掩映朱霞倚万家。
海隅霜熟蛎房肥,狮子桥东望翠微。
安得建阳一斗酒,少随甘旨到柴扉。
前日题诗自侯官,计程今日到云端。
家人定得平安字,最念痴儿不解看。
花移北窗日,竹洒南荣风。
双燕语度水,一蝉吟流空。
晋安施宜生,别我吴城中。
泽宫登甲第,殿省滞时英。
闽国题舆贵,稽山昼锦荣。
轶才犹绊骥,美俗仰诚衡。
百叠青山江一缕。
十里人家,路绕南台去。
榕叶满川飞白鹭,疏帘半卷黄昏雨。
一麾局促楚江东,时喜邻藩好信通。
坐厌文书朱墨里,静思谈笑圣贤中。
浮瓯小试茶膏白,照眼分尝荔子红。
不识威名擅汉廷,云仍今复见材卿。
万家桃李栽培盛,千里妖氛却扫清。
羽扇纶巾聊自适,风声鹤唳已魂惊。
史君同乐在春亭,吏退心田水样清。
恰似春风吹百卉,白红无数不知名。
过颡因人激跃成,撤珠取类亦虚名。
偶观却忆钟离意,委地当时事独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