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春早秋初昼夜长,可怜天气好年光。


和风细动帘帷暖,清露微凝枕簟凉。


窗下晓眠初减被,池边晚坐乍移床。

赫日炎威岂易摧,火云压屋正崔嵬。


嗜眠但喜蕲州簟,畏酒不禁河朔杯。


人望息肩亭午过,天方悔祸素秋来。

江翁多感概,饮散来直庐。


题踪有旧友,连蹇常与渠。


昨归天禄下,念昔悲有馀。

沦落天涯气自豪,故山东望海云高。


西风一掬哀时泪,流向秋江作怒涛。

琴剑萧然尚客游,海天容易又经秋。

日照西岩晓雾封,恍然遥对雪山峰。


奔波十载有万里,云水半生知几重。


天上楼台新雨候,长安风物早秋容。

携壶拟欲上层楼,云掩冰轮且罢休。


谁料五更南栅路,却成邂逅好中秋。

南鬓星霜,两脚风尘,老矣吾生。
记燕山晓别,雪中驱马,秦淮夜泊,月下闻筝。
独雁辞秋,孤灯听雨,身在江湖轻利名。
吟肠悽断月苍苍,促织声中露未凉。
高挂酒经缘抱病,闲看药录为参方。
久要兄弟书皆绝,旋雇奴童住不常。
年光看渐晚,秋气又生寒。
鬓欲相催白,颜谁解驻丹。
竹林方慕阮,诗传旧推韩。
山林多乐事,秋入兴逾赊。
忽枉传诗句,空惭负岁华。
尊开泉石侣,月照水云家。
一条枯木如青盖,古庙香炉散紫烟。
百鸟却衔花作供,恁时方会祖师禅。
地位天光近,君恩海水深。
竟无经济略,空负圣明心。
中岁时同弃,南冠雪渐侵。
寡识蠡窥海,疲才蹇曳轮。
临深惟恐惧,抚已益酸辛。
圣治乾坤大,仁恩雨露春。
叶叶雕梧阵阵风,疏云全放月华浓。
故人不寄江头信,看尽飞鸿断复纵。
何日刀头水石间,婆娑犹得一官闲。
杖藜早晚寻幽处,望断秋空不见山。
树冷饥蝉犹乱吟,风檐琴瑟露寒侵。
妻孥工作无衣态,却恨清砧动好音。
冲融日脚未全收,一叶飞黄满眼秋。
谩向登临追宋玉,苦吟谁广畔牢愁。
怀昔三昆皆青春,挥毫翻水惊鬼神。
我方丱角瞠后尘,有如奔林鹿甡甡。
高堂寿朋鬓亸银,时节歌舞彩服新,二十年间存几人。
荷报连番雨,烟蒙失尽山。
白衣人几个,呼渡不知还。
把酒问轻鸥,游人似旧不。
采菱莫刺手,许我此勾留。
看云四时起,一棹冲波去。
堤柳尽萧萧,蝉声无觅处。
新秋同雁至,幸得不离群。
湖水清清抱,山南山北云。
邮签初发去年书,叹息贫穷未破除。
乞食君方如槛虎,贼粮我亦似卑居。
有求自恨伤生酷,多难谁能虑事疏。
屈指西风阅岁华,半年行役苦思家。
彩衣归去亲闱好,画角吹残客梦赊。
病里中秋慵见月,醉中九日强簪花。
螇水穿云,■边蹑露,此身忽到高峰。
凭临万景,微茫秋意浮空。
知是昨宵雨过,添新凉好咽荷筒。
酷暑殊未却,微风初夜清。
徘徊中庭步,复赏月华明。
物色岂骤变,人情自先惊。
河山神禹绩,幽冀帝尧都。
畿甸三千里,干城百万夫。
天戈随所指,地轴待人扶。
新凉入户夜何其,况是悠悠有所思。
乍简寒衣秋到早,久无乡信写来迟。
月侵旅榻堪谁语,风卷愁心只自知。
龙津犹远,雁风偏快,送到归人消息。
尽教辛苦总谋归,忍衰鬓、思多添白。
荔支欲上,藕花长好,天傍秋边晴碧。